财联社9月19日讯(记者 陈俊兰)9月17日,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全球投资者大会在中国香港召开。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关键节点,宏观经济的走向,始终是资产布局的罗盘。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在会上以《全球变局中的宏观经济与资产布局》为主题进行了发言。
他在演讲中系统阐释了全球经济系统正在发生的结构性转变,提出以“四条主线”为核心的宏观分析框架,并指出亚洲崛起与中国产业升级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在他看来,资本市场的“东升西降”与资产再配置浪潮已然展开,A股与港股市场正迎来“资金流入、科技创新、制度改革、消费升级”四重动力叠加的历史性机遇。
四条主线勾勒全球经济新局轮廓
黄文涛在演讲开篇即指出,全球宏观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构,而理解这一变局需把握四条清晰的主线:国际货币系统主线、资产价格系统主线、现代产业系统主线,贸易市场系统主线。这四条主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共同指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力量正在全面崛起。
他借助一张跨越两百多年的全球出口份额变迁图直观说明:“十九世纪是英国的世纪,二十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而二十一世纪无疑是亚洲和中国的世纪。”数据显示,亚洲出口占全球份额持续攀升,中国更成为拉动区域乃至全球贸易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根本性趋势,构成了所有资产布局决策的底层逻辑。
他强调,中国人历来崇尚“顺势而为”,当前所要把握的“势”,正是全球格局之变、产业动能之变与资本流向之变。能否读懂这四大主线,将直接决定投资者能否在下一个十年中把握先机。
国际货币体系深度重构,黄金与亚洲资产获青睐
在全球货币秩序层面,黄文涛指出,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正出现“趋势性松动”。最显著的信号是美元资产占全球外汇储备比例持续下行,而黄金储备则趋势性上升,总量甚至已超过欧元资产。这一变化并非短期波动,而是结构性的偏好转移。
他进一步以数据佐证,过去四年间,全球有20个国家增持黄金超过10吨,其中17国为新兴经济体。但这些国家的黄金储备占比仍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如果新兴市场继续向发达国家的配置水平看齐,黄金的增持需求还将大规模释放”。这也支撑了他对黄金长期牛市依然延续的判断。
另一方面,海外官方资金正在持续减持美债等美元资产。这一方面源于美国降息周期开启、美元走软的预期,同时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美国主权信用的担忧,三大评级机构近年屡次下调其信用评级,动摇了美元的绝对安全资产地位。溢出的资金正在寻找新的落脚点,而“最好的流向就是亚洲,是香港,是中国A股”。
资本市场“东升西降”,A股、港股呈现“新四牛”
资本从来是趋势最敏锐的追随者。黄文涛表示年初至今,代表A股和港股的红色曲线显著跑赢全球其他大类资产,显示出清晰的资本市场“东升西降”格局。他将驱动的因素总结为“四个牛”,并断言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首先是“资金流入牛”。外资持续增配港股和A股,内地长线资金如保险资金加大权益资产比重,储蓄“搬家”进场的现象也在发生。港股通的资金流入量稳步上升,成为市场重要的稳定器和助推器。
第二是“科技创新牛”。他以DeepSeek大模型和华为产业链为例,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创新药、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正实现从追赶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斯坦福报告显示,中美人工智能能力差距已从20%缩小到0.3%”,技术突破正在重塑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
第三是“制度改革牛”。“国九条”及证监会“1+N+X”政策体系落地,优化IPO机制、引入长期资金,这些制度红利逐步释放,夯实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第四是“消费升级牛”。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服务消费、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新消费品类呈现高增长,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中国制造”是全球资本品、中间品供应链的核心枢纽
产业层面,黄文涛强调,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正在成为全球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从“十四五”规划明确的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到亚洲地区占全球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总量的47%,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日益明显。
贸易格局同样深刻变革。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进一步巩固,RCEP、自贸区3.0等制度型开放举措持续推进,中国—东盟合作进入“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发展阶段。一幅对比二十年的贸易地图清晰显示:以中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区域已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中国制造”不再是单一终端产品代名词,而是资本品、中间品供应链的核心枢纽。
他表示,这一变化意味着全球供应链重组并非“去中国化”,而是更加依赖中国的制造能力和产业链响应效率。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核心地位不仅未被削弱,反而得以加强。
“十五五”规划锚定未来,三大方向塑造增长新范式
最后,黄文涛将视角回归中国本土,指出即将启幕的“十五五”规划将成为影响中长期资产布局的关键政策变量。他预计规划将聚焦三大方向:
第一是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升级。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投入,推动新质生产力规模化和全球化输出。
第二是内需提振与双循环均衡发展。在出口韧性犹存的前提下,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将成为政策重点,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形态有望获得更多支持。
第三是制度型开放迈向更深层次。中国将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标准、管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他表示,中信建投不仅致力于研究这些趋势,更积极服务于企业“走出去”和资金“引进来”。
黄文涛总结称,在这一轮全球百年未有的变局中,中国以坚实的产业基础、持续的科技突破和深度融入全球贸易网络的韧性,展现出显著的系统性优势。他重申看好A股和港股市场未来的表现,“因为我们相信中国的经济前景、科技能力与政策智慧”。
(财联社记者 陈俊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