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立法会发布其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
其中,教育领域的新政策对于计划前往香港地区深造的学生而言,极为有利。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深入解析相关政策。
![]()
在相关报告中,李家超指出,将放宽自资院校的收生限制,并推动与内地职业专科教育的学历互认。此两项举措,对于有意赴港升学的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利好信息。
具体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以下为大家进行详细解读:
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01
非本地生源招生名额显著增加
高校扩招是“抢人”的方式,香港要“打造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在全球推广。
2023年施政报告将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招收非本地学生限额将提升40%,有学校表示招生已接近用尽40%的非本地生录取限额。
![]()
图源:大公报
从2026/27学年起,最新施政报告把这个比例再次提高,提升至50%!大学可以招收更多来自内地和海外的学生。
同时,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将由原来的100%提升到120%。
![]()
港府同时表示,比例虽然上升,但教资会每年为本地生提供的15000个资助学额一个都不会少,不会因招收更多外地学生而被削减。该政策有力保障了本地学生的权益不受损害。
02
成立留学香港专班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设立“留学香港”专项工作小组,并拨款4000万港元,资助8所公立大学开展面向国际及内地的宣传活动,以及进行师生招募工作,同时举办更多暑期游学项目。此项举措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留学香港”品牌,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赴港深造。
03
增加学生宿舍供应
随着选择赴香港升学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宿舍供不应求的问题逐渐显现。鉴于此,香港将加大学生宿舍的供应力度,不仅推出“城中学舍计划”,还将预留全新的商业用地或其他类型土地用于建设新的学生宿舍。
![]()
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
作为香港未来发展新引擎,北部都会区的新动作必定吸引各界关注。
施政报告以专章的形式谈了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明确目标与分工,首先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3个小组:
![]()
对于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会简化行政措施,“拆墙松绑”,例如初期容许先建设和营运零售、娱乐或会议展览等项目,吸引企业进驻、创造收益,再落实长远发展。
![]()
此外,北都大学城的发展也不容忽视,施政报告指出,3批大学城土地最早分别在2026年(洪水桥)、2028年(牛潭尾)、2030年(新界北新市镇)提供使用!
香港政府计划分三批开发土地,并为每块土地定制了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洪水桥/厦村区域将重点发展高端专业服务和配套的职业培训;而牛潭尾区域则会融入新田科技城的整体规划,聚焦科技创新(尤其是生命健康科技),并与新的医学院及医疗教学研究基地联动发展。
河套片区、新田科技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会加快进度!可以感受到港府加速发展北部都会区的决心,待北部都会区建成后,香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活力!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早已成为各界必争之地,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香港企业已经将AI整合到业务当中,八成的企业表示投资AI获利,同时有一成的企业获利超过100%。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大力推动香港AI科研及应用。最新施政报告指出,港府会促进AI在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实现“AI产业化、产业AI化”。
同时还会推进AI科研和人才优势,港府已经预留了10亿港元的资金,在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究院”。
![]()
此外,还推出“强化AI资金优势”、“强化AI数据优势”,“拓展AI应用”,为进一步提升政府效能,特首会成立“AI效能提升组”,在工作中有效应用AI人工智能技术!
![]()
从种种迹象来看,特区政府对AI和科技创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决心!
2025年香港的施政报告在教育方面出了不少好政策,让香港更有吸引力,成为国际教育的中心。对那些想去香港升学的学生来说,这些新政策意味着有更多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想去香港读书的同学,可以抓住这个政策的好机会,早点规划自己的留学路线,充分利用香港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将来实现梦想和职业目标打下基础。
现在香港升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你想申请更好的学校,建议从现在开始就行动起来,多做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