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索红雨
近日,走进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豆公镇便民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办事环境,社保、医保、民政等开放式窗口一字排开,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我年纪大了,眼睛不好,填表格总是填错行。今天来办退役军人补贴,窗口的小姑娘不仅给我念表格内容,还耐心解释补贴政策,细心地跟自家孩子似的。”前神标村退役士兵王法合连连称赞。
今年来,豆公镇便民服务中心紧紧围绕“高效、便捷、暖心”的服务宗旨,积极探索基层政务服务新路径、新机制,通过创新举措,切实推动便民服务从“有”向“优”转变,让群众办事更省心、更舒心。
针对基层窗口人员紧张、个别专岗离岗导致业务停办的难题,豆公镇实行“潮汐窗口+容缺受理”服务机制。“我来办残疾证到期更换手续,正赶上专员去开会,没想到旁边窗口的同志马上接过材料,熟练地给我办好了,现在便民中心真是方便啊。”元村村民康国旺说到。
通过建立交叉培训和一岗多能机制,确保综合窗口、医保窗口、退役军人窗口、民政窗口4个窗口在任一窗口人员缺席时都及时补位,大幅提升窗口利用效率和服务弹性韧性。同时,对基本医疗参保登记、生育登记服务、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申办等11类高频事项实行“容缺受理”。“对非核心材料缺失的申请,我们会先受理,让群众后续补交,避免他们‘跑空趟’‘反复跑’。”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巧红介绍。
为减少群众排队等待时间,豆公镇便民服务中心推出“前置告知+流程再造”双驱动机制。事先通过民声微信群、宣传页等渠道,主动公开各类事项的申请条件和材料清单;“事中”梳理整合电表申请、残疾证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等22项关联事项,实现“减环节、压时限、提效率”。
“以前办异地就医备案,不知道填啥表、带啥证明,来了排队半天还不一定办成。现在办啥事前,通过村里的民声微信群就能知道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来了直接办,一会就完事了。”刚办完备案手续的村民张学军说。
服务质量提升,关键在人。豆公镇建立“常态培训+效能监督”机制,每季度开展政策法规、业务技能、服务礼仪和应急处理能力培训4大模块,参训人员考核通过率达100%。每月开展1次内部巡查和1次群众满意度测评。据统计,本季度以来,中心共受理办结各类公共服务事项1574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
接下来,豆公镇将继续优化服务举措,让政务服务既有温度、又有速度、更有态度,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审:孙喜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