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业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理工高校“守门员”,以前曾是北京籍考生“最后的稻草”。这两年来,这两所高校发展势头不错,无论京内还是京外,录取分数都持续走高,本科招生质量均实现了新的跃升。
相对于传统的“三首一工”,即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理工科考生更倾向于在北方工业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之间选择,因为这两者的学科和专业更有可比性,在电子信息、机械工业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从北京市近两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上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要比北方工业大学高30分左右,北方工业大学最低分数在500分左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则在530分左右。但两所高校的最高录取分数比较接近,有些专业和“菁英班”录取分数与部分211、双一流大学不相上下,且两所高校都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信息科大”的名号,更具智能化符号。很多人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简称为“北信科”,实际上这所高校的规范简称是“信息科大”。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顾名思义,就是信息类学科齐全。实际上这所大学2008年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其中的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与北方工业大学比较类似,都是机械工业方面的高校。
信息科大已经实现“信息+ 智能+”专业全覆盖,专业大类国家一流专业全覆盖,去年还获批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今年的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信息科大再次捧起首都“优胜杯”,总成绩位列首都高校第4名,“优胜杯”第1名,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从毕业生就业质量来看,信息科大确实很“香”。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上,信息科大以79.0的薪酬指数位居市属高校前列,全国高校排名第35位。
“北方工大”的名号,有着重工业标识。北方工业大学是北京高校中唯一冠名“北方”的高校,当年北京交通大学曾名为“北方交通大学”。不过人家把“北方”换成了“北京”,北方工业大学却换不了,因为北京原本就有一所“北京工业大学”。
在北京提起“北工大”,一般指的就是“北京工业大学”,这也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的211高校。北方工业大学曾经也是冠名北京,先后叫做北京重工业学校、北京钢铁工业学校、北京冶金机电学院。
北方工大的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电力电子工程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前400名,居北京市属高校首位。今年的第18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北方工大在建筑类赛道获团体类一等奖1项,全国排名第9。
相比信息科大的全面走高,北方工大呈现出两个变化,一个是外地生源分数攀升,今年录取平均分超特殊线50分的招生地区达到24个;另一个就是创新实验班和菁英班热度空前,录取平均分最高的前10名专业,创新实验班和菁英班占到了8个,其中均为各地的高分学子。
这就是北方工业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