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美景自带 “色彩滤镜”,但很多影友却事与愿违,明明眼前是金黄的稻田、火红的枫叶,拍出来却是杂草和乱林。其实,拍好秋日不在于“拍到什么颜色”,而在于 “怎么去构图”。
掌握构图思路,能让秋景有层次、有故事。下面我们通过摄影师Ryan Resatka的作品,分享几个秋日拍摄经验。
思路一:
注重引导线,画面才不乱
秋天的色彩多、美景多,大家不自觉地想“全部拿下”,画面很容易分散、无秩序。找到并利用引导线,就能聚焦视线,不显零乱。
这个场景,有山又有水,全都不在一个层面,谁主谁次很不好构图。而一条蜿蜒的公路,正好将各个元素串起来,形成一个由近到远的空间。有了引导线后,视觉非常舒适。
这个场景色彩是好看,但成片的山林,没有视觉重点。构图时,如果下面不加一小段公路,效果大不一样。
如今很多人都会带无人机出门,但无人机广角镜头的景很大,很难拍好单张照片。如果找一条小河,或者一条公路作为视觉引导,画面就非常好看。
思路二:
加入点睛之笔,加点故事
全是风景,很多时候会显平淡无亮点。构图中加入“点睛之笔”,可以让风光片“活”起来,利于传递秋日情绪和故事。
这张图首先采用了树叶包围的框架构图,更关键的是有了人物的点缀,画面就多了“鲜活”感。虽然衣服色彩比较融入背景,但好在树桩的形状独特,也达到了“视觉停留”的作用。衣服没有P成红色反而与自然环境更搭。
这两张采用三分法构图,十分简洁,但如果没有“点睛之笔”,虽然色彩好看,但仍然会显得单一无聊。
这个场景元素还蛮多的,加上人物点缀后,多了人类和大自然的对比,画面更加鲜活真实,多了几分故事感。
思路三:
天空不是构图主角
蓝天白云好看,与秋季的暖色地面组合起来,绝对是风光大片的标准配置。但是,天空不是秋日的主角!
好不容易叶子变黄变红,我们尽量将画面多留给秋日的植物,天空背景仅是配角,是用来平衡秋景“浓郁色彩”的工具,比例尽量不超过画面1/3。
另外,秋天的晨雾和晚霞,是天空最有 “秋日意境” 的时刻,能让普通的秋景变成 “氛围感大片”。
秋天构图技巧的本质是:发现秋景的秩序与亮点!
大家试试带着这三个思路去观察,不用追求 “完美构图”,多练多拍。一条步道、一小片树林、公园一处小角落,都是有机会拍出 “秋日味道” 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