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
在基层社区治理中,总有一些小区凭借着前瞻性的理念与创新的举措脱颖而出。东明路街道品新苑居民区就是先行者之一,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品新苑居民区,共有品新苑、品珍苑两个独立住宅小区,为动迁商品房混合型小区。1999年建成,房龄近25年,共有居民1002户,面临着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房屋基础设施老化、停车难、物业管理不到位等棘手问题,品新苑居民区党总支并未在困境中停滞不前,而是积极寻求破局之法。
2年前,品珍苑小区迎来雨污水改造工程,居民看到新增的管线预埋方案不解:“消防改造是后面的事,现在预埋管线不是白费钱吗?”面对居民的质疑,业委会主任童家华坚定回应:“消防管网迟早要升级,我们问题前置,现在预埋总比以后再挖省事!”
5个月后,品珍苑小区被列入高层消防改造计划。当施工队进场施工时,物业庄经理带着管线图冲过来:“不用挖!童主任早埋好了!”原来预埋的管道正好适配新增的消防干管。看着直接接入的消火栓管网,业委会和物业都惊叹:“这一举措省了破路费,还少扰民半个月!”
品珍苑在物业治理中的先见之明,得益于居民区探索出的以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的新路径。在党建引领下,业委会、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三驾马车”从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提前规划、统筹安排,为小区居民创造了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也为其他小区物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很多工作我们业委会都是跨前一步,从不会等着矛盾激化,再去处理。”品新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燕的一番话,道出了小区治理的关键思路。
为高效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小区建立了“一口受理”协调机制。对于居民群众来访、来电,接待的同志都会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当场办理、转告受理、代行受理、告知路径、耐心解释”等服务,这一制度将居民的需求精准捕捉,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安心,真正做到办有所托。该机制拒绝推诿扯皮,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避免了矛盾的升级和扩大。
2024年,一户居民客厅和厨房之间墙体渗水。接线员小栾接到电话后,迅速启动首问闭环流程:一小时内带维修人员勘查现场,并与楼上邻居进行友好沟通,共同查找漏水原因,同步微信群@业委会确认维修基金使用条款,@居委法律顾问审核调解协议。
在各方的紧密配合下,渗水问题在三天内得到了圆满解决。这一案例,生动地展现了该制度的高效与实用。通过“一口受理制”的落实,品新苑居民区12345投诉率逐步降低,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基层治理,党建引领是关键,品新苑居民区深知这一点,在已有业委会建立党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与安居物业党支部的党建联建工作,全力打造红色物业,将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齐心协力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多元矛盾一体化解决”机制。
以“一口受理制”为突破口,品新苑居民区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燕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完善物业24小时报修、投诉、求助等信息互动功能,让居民的需求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响应;组织开展“走进百姓家”活动,主动倾听居民群众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小区安全、环境、文化和稳定等公共事项,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