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投资广西 桂有自贸”——2025年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会在南宁举行。本次推介会的主题为“自贸联动·数链国际——共筑制度型开放示范高地”,旨在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广西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的落地实施,推动数据跨境流动更加安全便利高效,为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数字开放合作提供保障。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韬在致辞中表示,广西正处于成型起势的关键阶段,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投资广西就是投资未来。广西愿与各方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创新发展,协力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发展路径,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携手打造人工智能合作高地;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协力探索贸易、投资、金融、交通、人文等领域高水平开放合作新机制,携手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协力深耕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抢占跨境电商、文化传媒、地理信息服务、气象服务等新赛道,携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协力深化新能源、石化、电子信息、有色金属、港航物流等领域合作,携手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打造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高地。
商务部副部长鄢东在致辞中表示,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10多年来,自贸试验区建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彰显了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成为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下一步,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希望广西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不断丰富自贸政策应用场景,打造形成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柬埔寨商业部国务秘书林宗颖在致辞中表示,柬方将广西视为共同推动繁荣发展、促进贸易便利化和跨境产业合作的好朋友好伙伴,双方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是中国—柬埔寨工业园区。柬方期望将园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新的旗舰项目,打造工业生产一体化、农业深加工和跨境贸易的典范。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曹晓钟在致辞中表示,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创新模式,为气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数据服务奠定坚实基础。未来,中国气象局将持续深化面向东盟的区域气象合作,一如既往支持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支持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气象合作创新高地。
本次推介会以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的落地实施为目标,组织南宁片区与海南自贸港、上海临港新片区围绕跨境数据流动进行对话,探索数字开放合作的新机遇。会上发布了广西自贸试验区数据跨境流动服务平台,为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提供支撑,助力企业“出海”提速增效。
推介会还举行了“中国—东盟AI星座”启动发布仪式。该星座是广西与东盟各国携手打造的全球首个跨境共享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将作为运营和制造基地核心区,建成后将有利于推动我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地理信息与气象数据服务等数据跨境流动产业领域的企业深化合作与协同发展。
此外,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与摩拉港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共建港口枢纽赋能产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广西国际传播中心与印度尼西亚国家电视台也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深化了区域合作。推介会还邀请了越南岘港市科技厅、工贸厅及岘港自贸区主管部门参会,旨在拓宽对东盟开放合作维度,推动两地自贸区共同探索产业协同、项目共建等合作机遇,为两地自贸区建立合作奠定基础。
本次推介会还促成了一批覆盖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项目签约。
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6年来,已集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中马“两国双园”等国家级开放平台,5项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在物流与信息联通方面,其已与新加坡等8个东盟国家建立标准认证合作机制,建成全国首个气象数据海外云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突破1万列,线路覆盖中西部18省(区、市),物流网络覆盖全球超120个国家和地区近550个港口,实现东盟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北部湾港开通36条至RCEP国家的集装箱航线,南宁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基本覆盖东盟。6年间,创立企业超12万家、增长30多倍,税收、实际使用外资、外贸进出口等核心指标年均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