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号,特朗普抵达了英国伦敦,分别在9月17号和9月18号与英国国王查尔斯,以及首相斯塔默会面,本是美英两国商谈合作的好契机,可特朗普却在公开活动上突然抛出重磅言论。
声称要推动美国 “收回” 阿富汗,并特别点名中国核基地,宣称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距离中国核基地仅一小时航程,这番表态瞬间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然而,研究其中细节不难发现,这一言论不仅存在明显事实漏洞,更像是一场带有政治目的的 “表演”,背后试图制造危机对华施压的意图昭然若揭。
从地理事实来看,特朗普口中“一小时航程”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中国核设施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而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与这些地区的直线距离超过3500公里。
即便按照美军战机的巡航速度计算,完成这段航程至少需要3小时以上,所谓“一小时抵达”不过是毫无依据的夸张表述。
这种违背常识的言论,暴露了其对相关地理信息的无知,也让其观点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其实,回顾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历史与现状,更能看清特朗普“收回”计划的不切实际。
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时,曾在该基地留下价值约70亿美元的装备,仓皇撤离的乱象至今仍历历在目,如今,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已由塔利班掌控,且驻守着装备美式武器的部队。
塔利班对美国的反美立场从未改变,美军若想重新夺回基地,不仅需要面对塔利班的强硬抵抗,还需投入数万兵力以及巨额的基地修复和补给成本。
此前,路透社曾采访过一名匿名美国官员,他明确表示,从“安全风险远超收益”、“驻军成本过高”等角度考量,美军根本没有重返阿富汗的计划。
特朗普在这时重提“收回”阿富汗并点名中国核基地,背后的政治动机十分清晰。
当前美国中期选举临近,国内经济困境、社会分裂等问题凸显,特朗普试图通过制造外部危机、渲染 “中国威胁”,转移民众注意力,为自身及所属党派争取支持。
同时,近年来中阿合作持续升温,双方在贸易、矿产、基建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美国对中阿关系发展心存忌惮,试图通过炒作“收回阿富汗”议题,干扰中阿正常合作,维持对华施压的态势。
从现实可行性来看,特朗普的计划完全不具备落地条件。
军事上,美国当前在乌克兰、中东等地区已有大量兵力部署,难以再抽出足够兵力投入阿富汗。
经济上,美国国内通胀高企、财政赤字严重,根本无力承担重新驻军阿富汗所需的巨额开支。
至于国际社会层面,多数国家对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持反对态度,也不会支持美国再次介入阿富汗事务,此外,塔利班当前对阿富汗的掌控力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不会允许美军轻易重返。
特朗普这番言论,本质上是一场“虚空造牌”式的政治表演,既无事实依据,也无现实可行性,他试图通过制造危机对华施压的算盘,显然打错了。
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阿富汗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推动阿富汗和平重建。
中阿合作基于双方共同利益,符合国际法和国际社会共同期待,不会因外部势力的炒作和施压而中断。
从长远来看,美国若继续沉迷于通过制造外部危机转移国内矛盾、维持霸权地位,只会进一步消耗自身实力,加剧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任危机。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国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而不是制造对立和冲突。
特朗普“收回”阿富汗并点名中国核基地的言论,不仅无法达到其预期目的,反而会让国际社会更加看清美国某些政客的虚伪性和短视性。
特朗普“收回”阿富汗并点名中国核基地的言论,是美国部分政客为谋取政治私利、对华施压而制造的虚假危机,既违背事实,也无视现实。
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美国仍固守霸权思维,试图通过制造对立转移矛盾,却忽视了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中国始终以负责任态度推动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不会被虚假危机裹挟。
而美国若不摒弃霸权逻辑,终将在自身制造的混乱中消耗实力,错失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机遇,唯有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才是正确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