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昆明市五华区看守所内,一名因盗窃罪被判刑的男子即将刑满释放,却因“身份不明”无法转入监狱。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驻所检察官饶建勇的警觉。
这名自称“陈某”的男子,从2002年至2024年间,先后10次因盗窃罪被判刑,刑期最长7年,最短7个月。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尽管多次入狱,他的真实身份却始终成谜——姓名、年龄全是自报,没有任何证件,也从未有人探视。
“按规定,剩余刑期超过三个月的必须转监服刑,但他还剩4个月却仍留在看守所,这不符合程序。”饶建勇回忆道。为弄清真相,他调阅案卷、询问民警,甚至直接与陈某谈话,但对方沉默寡言、回避身份问题,所有尝试都石沉大海。
检察官没有放弃。他发现,自2005年首次刑满释放以来,陈某始终不办理身份证、不愿回家、拒绝与家人联系,仿佛刻意抹去自己的过去。“一个人宁愿反复坐牢也不愿回归社会,这背后一定藏着秘密。”
饶建勇依法向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并建议扩大侦查范围、运用DNA等技术手段比对排查。经多次沟通,刑侦部门终于启动新一轮核查。
2024年10月,转机出现。通过DNA数据库比对,警方发现陈某的基因信息与广西桂林一家庭高度匹配。进一步验证显示,他真实姓名为廖某,正是2000年7月25日桂林雁山一起抢劫杀人案的主要嫌疑人——当年,廖某与同伙抢劫摩的司机后将其沉河溺亡,随后隐姓埋名、流亡多地,靠盗窃为生。
检察官办案工作照,中间为饶建勇
24年逃亡路,10次判刑,终在这一刻画上句号。
2024年12月13日,桂林警方赴昆明提审廖某。面对铁证,他如实供述了杀人经过及多年潜逃经历。目前,廖某已被检察机关依法公诉,等待法院判决。
“一开始只是想帮他办一张身份证,让他有机会重回社会,没想到揭开这么一桩旧案。”饶建勇坦言,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场检察官对“身份”的追问,最终揭开了隐藏二十四年的血案真相。
来源:红星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