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们要了解自己的肾功能怎么样了,肯定是离不开这些指标:
首先是反映毒素水平的指标血肌酐,也是大家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可以明确告诉你的肾功能损伤到何种程度以及血液毒素水平的情况。
其次就是反映肾脏滤过排毒排水的指标,肾小球滤过率。一方面反映肾小球硬化情况,另一方面就是肾脏内滤过循环的情况。
最后一个就是排尿的情况。这个不是直接了解肾脏内部损伤的情况,而是根据尿量变化侧面反映排毒能力。
三个指标相比较而言,肌酐和尿量则是侧门反应肾脏发挥作用时候的功能,而肾小球滤过率则是直接涉及到肾脏重要的组成部分——肾小球的现状。因此当肾功能损伤后,这个指标的变化比其他两项指标更重要,恢复更有价值!
搞定它,是远离尿毒症的关键一步。但很多人却并不是太了解它,更多还是停留在它与肌酐的关系上,知道的比较片面。
所谓“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要想稳住肾小球滤过率,维持肾脏排毒能力,必须先来了解它。
今天就用9个问题,帮你揭开它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一、肾小球滤过率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肾小球滤过率就是指每分钟你的肾脏能过滤多少毫升血液,生成原尿。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肾脏的工作效率”。
肾小球滤过率越高,说明你的肾脏功能越好,“精力”越旺盛;反之,如果这个数值降低,就意味着肾脏可能“累了”或“生病了”,过滤血液的能力在下降。
二、这个金指标,它是怎么检查的?
肾小球滤过率确实也是血液检查的指标之一,但是一般受到肌酐,体重,性别等影响因素,所以现在是研究出了相关公式,一般为了方便通个公式估算比较多。目前用的最多的估算公式:
1. Cockcroft-Gault公式(CG公式)
男性:GFR=(140−年龄)×体重72×血肌酐GFR=72×血肌酐(140−年龄)×体重
女性:GFR=(140−年龄)×体重72×血肌酐×0.85GFR=72×血肌酐(140−年龄)×体重×0.85
(血肌酐单位为mg/dLmg/dL,结果单位为ml/minml/min)
2. MDRD公式
男性:GFR=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GFR=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
女性:GFR=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0.742GFR=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0.74
(血肌酐单位为mg/dLmg/dL,结果单位为ml/min/1.73m2ml/min/1.73m2)
这里就不给大家举例子了,如有不懂计算可以下面留言或微信留言帮助大家评估。
当然目前除了肌酐,还有了借助胱抑素C指标检测的公式,能减少肌酐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男性患者:
若血清胱抑素C ≤ 0.8 mg/L:
eGFR=133×(血清胱抑素C0.8)−0.499×0.996年龄eGFR=133×(0.8血清胱抑素C)−0.499×0.996年龄
若血清胱抑素C > 0.8 mg/L:
eGFR=133×(血清胱抑素C0.8)−1.328×0.996年龄eGFR=133×(0.8血清胱抑素C)−1.328×0.996年龄
女性患者:
若血清胱抑素C ≤ 0.8 mg/L:
eGFR=133×(血清胱抑素C0.8)−0.499×0.996年龄×0.932eGFR=133×(0.8血清胱抑素C)−0.499×0.996年龄×0.932
若血清胱抑素C > 0.8 mg/L:
eGFR=133×(血清胱抑素C0.8)−1.328×0.996年龄×0.932eGFR=133×(0.8血清胱抑素C)−1.328×0.996年龄×0.932
这个公式不适用于儿童,主要是成年人。肾功能损伤基本都要查这一项,如果你尿毒症了还不知道这一项指标到多少,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三、正常值范围是多少?低了就是肾不好吗?
正常范围男女也有差异,但一般eGFR不低于90就可以。不少人一看到低了几个就很害怕,觉得肾损伤比较严重了。这时就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来排除肾损伤情况。
第一个是年龄。40岁是个分水岭,超过这个年纪后,滤过率有生理性下降,但每年不超过1个单位。
第二个是体重。有些人身体瘦小,肌肉含量低,肌酐数值低,滤过率相对也较低,但一般不低于60。
所以如果你不超过40岁,又不瘦小,滤过率低于90就要警惕肾功能损伤程度了。肾病患者亦是如此,除了基础值,更需要重视下降的程度。
四、如何用eGFR给慢性肾病分期?
关注下降程度,目的就是评估肾功能进展,具体发展到哪一阶段了。
滤过率越低,发展期数越高,表示肾功能越差:
eGFR ≥ 90,CKD1期:表明肾功能正常,但已有肾损伤标志;
eGFR 60-89,CKD1期:滤过率轻度下降,肾脏开始实质性损伤;
eGFR 30-59,CKD3期:滤过率中度下降,肾功能损伤持续发展;
eGFR 15-29,进入到CKD4期,重度下降,此时进入到了慢性肾衰竭;
eGFR < 15,CKD5期,损伤非常严重,肾脏滤过功能下降,进入到尿毒症阶段。
五、指标偏高是怎么回事?
滤过率低了不好,那是不是高点就没事了?
eGFR偏高通常不用太担心。多属于生理性偏高或者存在计算误差,比如年轻人肾功能好,有的滤过列为100多也算正常,特别瘦、肌肉量少的人,血肌酐偏低,可能算出偏高的eGFR。
但是里如果滤过率偏高太多,超过120就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存在基础病糖尿病,肥胖等情况的患者,早期肾脏出现高灌注,高滤过的状态,肾小球滤过率会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情况。所以总的来说,滤过率下降是肾功能损伤了,太高了也反应有问题。
六、eGFR降低,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的时候说肾小球已经损伤硬化一部分,那么肾小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滤过。早期会引起的症状就是水肿,蛋白尿的出现,伴随着免疫炎症反应多数人还会出现乏力的情况。等滤过率低于60后,毒素水平还是蓄积,就会引起血压异常,各种毒素指标升高,引起多器官的表现,比如恶心食欲不振是影响到肠胃道,贫血影响到造血功能,还可能引起胸闷气喘心脏心率异常等等。
多数患者身体会不同程度亮红灯,但也有极少部分人没有明显症状,但基本上肌酐尿酸都会升高。
了解完肾小球滤过率的这些基础信息后,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莫过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如何提升?如何阻止进一步下降,延缓尿毒症的发生?等具体的问题。
七、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还能恢复吗?
答案是可逆。很多人觉得肾小球损伤不可逆,那滤过率也是不能恢复的。但其实肾脏损伤后仍然存在一些可逆性。需要重视这些可逆性指标,比如急性肾衰竭,多为急性因素引起包括感染,梗阻,药物间质性损伤,把这些因素及时纠正,肾衰竭也能改善,虽然期间可能有少部分肾小球肾小管损伤,但总体肾脏滤过排毒能力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慢性肾损伤依然有改善的机会。关键是抓住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在30之前都是有机会的。此时多数患者肾脏血流仍然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没有完全进入肾衰竭阶段,及时抑制免疫炎症,纠正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改善肾脏内循环,疏通毛细血管,多数患者可以将滤过来提升10-20个单位,把肾功能拉回来一部分。
也有难恢复的情况,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以后,基本进入尿毒症阶段,完全恢复非常困难,当下的目标是尽力“稳住”,延缓下降的速度。
所以,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抓住可逆的治疗时机!
八、目前明显改善肾小球滤过率有哪些药可用?
现有具有明显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药物包括rasi阻断剂包括沙坦类和普利两类药,还有SGLT2抑制剂列净类药物,醛固酮拮抗剂非奈利酮,新型复合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
对肾衰竭患者的发展起到显著延缓作用。此外中医药系统的外治方案,包括三氧疗法,通过足浴药浴督灸等具体方案,疏通经络,也能起到改善肾脏血流的目的,继而对恢复部分硬化损伤较小的细胞有着积极作用。
当然还有一些不起眼的药物虽然不是“治肾”药,但却有着护肾的作用,包括碳酸氢钠片,鱼油等等药物。在适合范围内需尽早用护肾效果越好。
九、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身最终都会走向尿毒症吗?
并非如此。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不是持续性的,多数在60之前的患者,是可以稳定住,恢复改善部分肾小球滤过率,且稳定在一定水平不持续恶化。45-60之间的是肾病治疗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依然是可以稳定住,不持续恶化的。
低于45后,肾功能进展速度会加快,因此需要及时去纠正可逆的影响因素,比如高血压,贫血,清毒血液速度,改善血流等,延缓肾衰竭进展。低于30的患者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延缓肾衰竭进程。
有些患者维持的好,能维持个二三十年,在进展,基本上到老也不会发生尿毒症。当然也有1%-2%的人没有控制住,进入到了尿毒症。
但是从整体来说,肾病即便无法彻底治愈,滤过率无法完全恢复,通过有效的治疗加上日常护肾管理,完全可以把尿毒症的时间推迟10年、20年、甚至更久,甚至终生不发生尿毒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