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是一个初中学历的求职者,去参加面试会遇到什么样的场景?
如果面试时面试官不断地压你的工资,你敢不敢据理力争?
前段时间,一个00后初中生面试一万月薪有“配得感”的视频,在网上爆火。
这个视频在全网播放量超1亿,登上5次热搜,被各大官媒点赞。
女孩名叫林小小,初中学历,02年女生,但已有7年的工作经验。
面对招聘的老板,作为一个初中生的她并没有觉得学历是短板,反而底气十足、对答如流,仿佛她才是那个“甲方”。
面试中对方提出转正以后的底薪是8500,很多网友说,自己到这一步就不敢说话了,怕自己提出的要求对方不答应,或者干脆因此不录用。
但林小小对这个价格明显不满意,她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因为我毕竟是个熟手,试用期的话底薪为8000无所谓,双方都要认识一下嘛。但转正之后的底薪没有达到我个人的要求哈。”
她底气十足地提出要加一千块的底薪,提成不变。
对方短暂沉默了一下,直接敲定:嗯,9500没问题!
这个视频,在无数屡屡碰壁的打工人看来,简直是爽文一般的存在。
一个初中学历的00后女生,凭什么能让老板如此痛快地答应她的要求?
那是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其他的条件都得靠边。
短短一分钟的面试时间,她就展示出了自己作为“熟手”的实力。
“建议大家直接去拍套装,套装更加优惠。”
“10瓶的话9块9,一瓶折下来9毛9。”
这话一出口就知道,这是有着多年的丰富经历。
难怪有人说光是看她面试,就感觉自己已经在直播间了。
她更厉害的是,对数据和流量有着敏锐的感知。
看到直播间的流量下降,那就赶紧示意主播把这个品撤掉,不要再播。
如果流量上涨,她就会要求主播再讲一下这个品,因为它是爆款。
作为“中控”的她,既要能带动气氛,又要精准掌握流量,为整场直播带货的结果负责。
所以作为一个初中生的她,才能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在薪资上据理力争、收放自如。
一个初中生敢对一万月薪的工作如此有底气,很多网友看完后都表示受益匪浅。
这段视频,对现在求职的年轻人有很多启发。
在大学生面试还在纠结要不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时,这个叫林小小的女孩,却从不隐瞒自己的学历劣势,用她碾压性的实力,展现出了对高薪的高配得感。
学历当然重要,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一份工作的自信和热忱,却成了比学历更重要的东西。
很多人看到小小在面试时条理清晰、自信大方、光芒万丈,但她初入社会时的起点之低,是无法想象的。
出生于02年潮汕农村的女孩林小小,家中有好几个姐姐。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终于盼来一个弟弟之后,她也就成了被父母忽略的一个孩子。
父母早年在深圳做生意,只带了二姐和弟弟去,自己只能留守在家。
从小不受重视的她,倒是养成了一种野蛮生长的性格。
初中毕业后,家里不再让她上学,给她安排去了一个亲戚的工厂做事。
从家里动身坐大巴去广州的那天,她碰上了很多同学。
跟她不同的是,同学们都是去上学,只有她是去打工。
强烈的耻感,离家的不安,迷茫的前景,加上颠簸的车程,让她在车上开始呕吐。
但吐完之后,她还是乖乖地走入了堂哥开的公司帮忙。
在那里,她要做的是客服的工作。
在亲戚家干活,最不好谈薪资。
原本说好2000一月的工作,实际到手只有600块。
睡觉的地方很狭窄,初上手的工作也很难,不懂电脑,普通话说不好连拼音打字都很难,而教她的师傅脾气急躁,有什么事伸手就打。
在这样苦涩而艰难的环境下,让她坚持下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在家人面前证明自己,她不能退缩。
做了两年客服之后,小小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机。
2020年,堂哥的公司转型,想要抓住直播带货这个风口,于是小小开始自学直播带货。
第一次上镜,她表现得手忙脚乱,上链接,讲产品,账号运营都是她一个人。
整个过程虽然很累,但成长很快,渐渐地她从这里摸出一些门道,更惊喜的是,她发现自己或许就适合吃这碗饭。
她嗓门大,性格开朗热情,口才也很好,这些都是做直播的天然优势。
再加上当时是直播的风口,行业助推加上个人的努力,让她直播间的人数越来越多,有一场卖变色唇膏的直播,她完成了130万的销售额。
然而销量的提升并没有带来待遇的提升,反而会更累。
每天高强度的直播,即使声带失声她也要咬牙坚持,遇到流量好的时候老板不肯下播,她睡着觉也要被叫去顶班。
她在公司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在亲戚的公司却不受重视,对方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她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工资才涨到最高4200,而新来的一个同事,亲戚开的价格一下子就超过她。
同工却不同酬,几年的委屈和忍让在这一刻彻底崩塌,让她出走的决心越来越强烈。
离职的时候,老板还PUA她,说离开了这里,别人不会要她。
“没人要的话就去做服务员,反正不可能饿死!”抱着这个决心,她毅然决然辞职,从广州辗转到了深圳。
初到深圳,当时内心还有点怯懦的小小,在每次面试的时候都会展示自己所有的技能:
中控、摄影、剪辑、客服……
而直播电商这个行业,就像一片大海,稳稳地包容和接纳了她的一切。
不到一周的时间,她就入职了新公司,薪资是广州的两倍。
老板人很好,教会她很多东西,还认可她的表现,这条路她走得越来越顺。
几年的时间过去,她积累了丰富的直播工作经验,不仅能做“中控”的事情,还能超越“中控”的视角去解决公司切实的问题。
现在的小小,已经不需要提前彩排和演练,不仅能跟随主播的节奏,还能掌控主播的节奏,用更高维度的视角去看待直播间的运营。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董晨宇,是专门研究平台经济的学者。
他去采访小小的时候,她正在进行一场直播。
主播穿着红色的亚麻裙,开始介绍这一季的爆款。
介绍中,小小在旁边打配合,“好看!”“是的!”“主播讲的对!”
这样的话语,在主播看来,就像身边有个人在为自己打配合,情绪也会变得饱满和充沛。
在主播讲出一句“人在裙中晃”之后,小小不失时机地接了一句“越晃越时尚!”
整个直播间的气氛达到顶峰。
董教授很佩服小小的流量思维。
当人数上升的时候,她会提醒主播此时该说什么;
当人数下降的时候,她也会暗示主播此时应该要换款了,这个品观众不是很感兴趣。
不仅要有流量思维,还得会控场。
主播一场下来要讲好几个小时,而她要一直听着,要是主播讲错话了,那她就要及时去“救场”,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董晨宇感慨道:以前觉得中控只是个会喊“一二三上链接”的角色,没想到这个岗位,真的是需要全能型人才。
其实林小小最感动我的,是她身上像野草般旺盛的生命力。
她的人生信条就是:
初中学历农村出身咋啦?
普通话不标准咋啦?
进不了大公司没稳定工作咋啦?
全靠自己咬牙死撑不认命,连续站十个小时,喊十几个小时,嗓子冒烟,憋尿憋到膀胱抗议,但我的青春在深圳每小时130元,就已经足够。
最难的时候,她声带撕裂,但喝着中药依然回到岗位上。
最崩溃的时候,她哭完了,就擦一下眼泪,又重新开始干活。
学会与痛苦共舞,终究会在破碎中寻找到向上的力量。
其实所谓成长,就是踩着玻璃渣艰难地行走,当你走过了玻璃渣,走到了平坦大道,你就会发现,你比谁都走得坦荡和自信。
电商直播,改变了林小小的命运。
她说,如果没有踏入这行,她可能会跟农村的大部分女孩一样,成为厂妹,成为服务员,或者早早结婚生子,困在家庭的围城里。
但她没有选择走入那样的人生。
她很喜欢自己所在的行业,那里有着自由广阔的天地,她可以在此深耕,可以恣意潇洒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而她最欣慰的,就是能用自己挣的钱,去改善家人的生活。
挣了钱之后,她给妈妈换了新手机,给奶奶买了新的助听器。
看着奶奶听到声音后那惊喜的眼神,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个人只要搭上了“直播电商”这架快车,就能风驰电掣,创造出一夜暴富的神话。
但事实并不是。
据调查,一个腰部电商团队大概可以撑起十个左右的就业岗位,这其中包括商务、投手、跟播、编导、摄像、审核、选品、客服等等。
他们大部分人都在公众的视野之外默默生长,他们并没有响亮的名气,也与一夜暴富无关。
直播电商给普通人带去的,是99%的普通就业,并非1%的一夜成名。
目前,我国电商市场规模达5.8万亿元。
这是一个前景巨大的行业。
而支撑这艘巨轮的,是无数个像小小一样,默默耕耘的人。
他们是宏大的数据中,最微观的一个角色。
在这个行业里,有那些喊着“一二三上链接”的中控小哥哥小姐姐;
有那些拍摄产品,在电脑前认真剪辑的摄影师,还有那些在手机屏幕里详细介绍产品的主播们。
他们才是电商直播这个生物链里,最鲜活的毛细血管,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让这个行业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
直播电商,的确改变了一部分人的命运,但更多的意义在于,它让无数个像林小小一样的普通人,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西蒙西尼克说过: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为之全力以赴。
直播电商平台,每一天都会产出很多个像林小小这样的人。
他们怀着被人嘲笑的天真,在一次次的淬炼中,长出了让自己都为之骄傲的模样。
现在直播电商这艘巨轮仍在破浪前行,而在这艘巨轮里,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光发亮,活得精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