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矾山生态博物馆联合浙江大学艺术与媒介实验室,共同开启了苍南矾山“城乡创联计划”。此计划旨在以创新方式活化工业遗产,为矾山建立一份独特的活态口述史档案,从而进一步丰富其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为期一周的调研中,双方团队一同穿行于火山石与矿硐遗迹之间,深入街巷肌理,倾听社区居民的日常叙事,并与申遗促进会成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寻并解读这片世界工业遗产地的生命脉络。
该计划的成果最终将形成6本zine出版物、4部纪录短片及10余人的口述影像志。这份多维度、创新型的档案,不仅是对矾山故事的全新记录,更将为未来的申遗之路提供坚实的文本与影像支持。所有成果将通过“矾山生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纪录片《工业之诗:从遗存到遗产》
由浙江大学艺术与媒介实验室与矾山生态博物馆联合出品的纪录短片《工业之诗:从遗存到遗产》近日正式发布。本片以苍南知名摄影家萧云集数十年来所积累的纪实影像为叙事主线,借助蔡小真、余怀东、朱建德等多位亲历者的深情讲述,真实再现了自2012年温州矾矿正式启动申遗工作至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完整历程。
萧云集凭借其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长期的影像记录,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画面。这些影像不仅是对岁月流转的忠实见证,更构成了一部厚重且富有温度的视觉民族志。他以镜头为笔,细致描绘了“世界矾都”在工业转型中的风貌变迁与人文生态,为一段远去的矾矿遗迹及其文化景观,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视觉档案。
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深入矾山多处核心工业遗址进行取景,包括深洋矿洞、选矿区、煅烧炉、三车间结晶池等关键场景,以影像语言复原明矾采炼的历史现场。影片还融入了萧云集早年拍摄的矾矿生产与生活的纪实片段,将观众带回矿工辛勤劳作的岁月,重新触摸工业印迹中的坚韧与荣光。
摄制组拍摄花絮 摄影:李耀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工业之诗:从遗存到遗产》不仅是一部记录温州矾矿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历程的纪实影片,更是一次向这座持续运转六百余年的“活态工业标本”的深情致敬,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矾山未来发展的殷切展望。
策划:艺术与媒介实验室&矾山生态博物馆
拍摄:蔡铭泉/林永滔/王璐璇/周夏憧
剪辑:林永滔
声音:林永滔
调色:林永滔
采访:肖剑
特别鸣谢:苍南县矾山镇人民政府 温州矾矿发展集团
来源 | 矾山生态博物馆
编辑 | 小矾
审核 | 卢菲菲
监制 | 陈露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