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这位闪耀跳水界的明星,在入读暨南大学后,关于她退役或淡出国际赛场的猜测甚嚣尘上。但事实并非如此,多方面信息展现出她充实且坚定的体育生涯与学业发展之路。
从训练与赛事安排来看,全红婵自巴黎奥运会后始终保持高强度训练。尽管因脚踝旧伤和身体发育期的影响,缺席了部分赛事,但自8月起已重回正轨。每日稳定的训练时长,体能测试分数从65分提升至92分,核心力量恢复至90%,标志性动作207C评分回升,还新增了高难度动作,并且积极备战11月大湾区全运会,可见她对跳水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在学业与训练的平衡上,暨南大学功不可没。为全红婵量身定制的“二沙精英班”,采用弹性学制,最长8年完成学业。线上线下混合授课、一对一导师辅导以及比赛成绩折算学分等方式,让她每周仅需3天参与课程,其余时间能全身心投入训练。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课程的设置,更是为她的全方位发展助力。同时,校友谢思埸、陈艾森的成功经验,以及学校与广东跳水队合作的优质硬件设施,都为她的训练和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全红婵本人已经明确表态将参加全运会,而且冲击洛杉矶奥运会也是可能的目标之一。尽管发育期体重增加和伤病恢复是挑战,但她通过科学训练逐步适应变化,技术稳定性显著提升。她本人也明确表示奥运冠军身份不会让自己松懈,只要在意,就会有目标。
然而,全红婵的发展之路也伴随争议。有人质疑保送政策挤占普通考生名额,可体育专家指出这是对她早年训练缺失文化课学习的补偿,符合体教融合政策。入学后,她因体型变化遭嘲讽,官媒和校方则坚定维护她的权益,保护她的学习环境。
全红婵入读暨南大学是体教融合的生动范例,她的训练、学业与职业规划在个性化方案下有序推进。当下全力备战全运会,未来是否征战洛杉矶奥运会取决于身体和竞技状态,但她的体育生涯仍充满无限可能,公众也应理性看待她的多元发展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