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地带的炮火尚未停歇,欧盟的制裁重拳已悄然举起。周三,欧盟委员会正式抛出重磅提案:不仅要对以色列极右翼部长实施制裁,还要部分暂停欧盟与以色列的联系国协定。
这一连串动作,标志着欧盟对加沙局势的反应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升级,也让持续紧张的以欧关系走到了新的临界点。
这份提案里藏着实打实的经济压力。最核心的打击是取消以色列进口产品进入欧盟的优惠准入资格,这意味着以色列商品今后要和那些没与欧盟签自贸协定的国家一样,缴纳更高的关税。
要知道,欧盟可是以色列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 年双方贸易额达到 426 亿欧元,欧盟占以色列国际货物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这样的关税变动对以色列经济的冲击可想而知。
提案还明确,要暂停对以色列的 “双边支持”,不过民间社会组织和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中心不在此列。
具体到资金上,每年给以色列的 600 万欧元财政援助要停,亚伯拉罕协议框架下每年 1400 万欧元的项目支持也得暂停,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一旦中断,将直接影响相关领域的合作推进。
制裁理由
欧盟委员会给出的理由很明确:“以色列政府的行动不符合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的基本要求,这让欧盟有权单方面中止协议。”
他们具体点出了几大 “违反行为”:加沙的人道主义状况因为军事行动急剧恶化,以方封锁人道援助、加大行动强度,还在约旦河西岸 E1 区域推进定居点计划,这些都严重冲击了两国解决方案的前景。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表态透着沉重,她直言加沙每日都在发生的悲剧必须停止,要求立即停火、保障人道援助畅通,同时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
其实早在一周前,冯德莱恩就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的国情咨文中预告了相关措施,她描述加沙 “人们在乞求食物时丧生,母亲怀抱已无生气的婴儿”,痛斥人为的饥荒绝不能成为战争工具。
以方回应:驳斥 “偏差”
面对欧盟的发难,以色列方面迅速作出回应。外交部长吉迪恩・萨尔在社交媒体上直指欧盟的拟议措施 “在道德和政治上存在偏差”,还警告 “针对以色列的行动将有损欧洲自身利益”。他强调以色列会在欧洲盟友的支持下应对挑战,虽希望这些措施不落地,但也放话会作出相应回应。
其实早在此前,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就提过以色列可能面临 “经济孤立”,需要转向更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后来虽澄清主要针对国防产业,且问题源于 “西欧政府”,但也暴露了以色列对经济压力的担忧。
以色列制造商协会更是发出紧急警告,协会主席罗恩・托默直言这是对以色列工业 “严重且不相称的打击”,认为这种 “以道德为名的政治决定”,破坏了几十年来建立在创新、贸易自由和对话基础上的以欧经济合作。
与此同时,以色列对欧盟指控的核心问题予以否认,称加沙并未出现大规模饥荒,一直在为援助进入提供便利,也否认以平民为目标,称部队在援助点鸣枪只是示警。对于联合国所说的援助点超 1000 人死亡的数据,以色列认为被夸大,却未给出具体数据。
欧盟内部的分歧与门槛
不过,欧盟的提案要落地还得闯过几道关。贸易相关措施需要欧洲理事会以特定多数票通过,也就是 27 个成员国里得有 15 国同意,且这些国家要代表欧盟 65% 的人口。但各国在巴以问题上立场分歧明显,达成共识绝非易事。
而针对财政部长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国家安全部长伊塔玛・本・格维尔等极右翼人士和哈马斯政治领导人的制裁,更是需要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生效。
这两位部长在此之前已经被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多国制裁,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近期也表示会禁止他们入境,可欧盟内部能否就此达成统一,还是个未知数。
作为以色列在欧盟最密切的盟友之一,德国的态度备受关注。德国政府发言人周三表示,已经知悉制裁计划,也知道欧盟委员会讨论多日,但提案刚提交,德国尚未形成最终意见。
如今,欧盟的提案已正式提交,接下来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加沙的战火能否因这份提案迎来转机,以欧关系又将走向何方,全世界都在密切注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