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至2025年开展的
蜀道南充段调查中,
调查人员创新性开展了水路遗产调查,
发现南充境内嘉陵江沿岸合计
建有36个码头,
船来船往间南充成为嘉陵江航运
重要的中转站、集散中心。
南充是蜀道陆路与水路枢纽,北接广元、南通重庆,东连万州、西达成都,东西向主要由陆路连通,南北向主要由水路相连。
历时两个年头的蜀道南充段调查形成的《蜀道南充段考古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提出,自古以来,嘉陵江就担负着陕、甘物资南运四川以及四川物资北调的任务。汉代已有治理嘉陵江航道的记载。唐宋设置嘉陵驿,元代设顺庆水站,明代则为嘉陵水驿,南充成为嘉陵航道的重要船只泊靠点、货物集散中心。
水驿是中国古代邮驿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用于水上交通通信和物资运输。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在明清时期,南充境内设置的水驿站主要有锦屏水马驿、盘龙水驿、龙溪水驿、嘉陵水驿共4个水驿。“蜀道南充段水驿站的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蜀道阆中段调查领队李修正介绍,蜀道南充段的水驿站还有新政水驿、洲子口水驿、石狗水驿等,只是大多已荒废,具体的地理位置有待进一步考证。
与水驿相比,蜀道南充段水路码头数量更多。《报告》记载,嘉陵江南充段码头合计建有36个,其中阆中段7个、南部段8个、仪陇段1个、蓬安段4个、市辖三区段16个。
《报告》提到,南充物产主要有丝绸、山货、桐油、药材、棉烟等,长期保持出超地位,是川北重要出超码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南充是嘉陵江航道上众多航线的起点或终点,也是嘉陵江航运中重要的中转站、集散中心。”蜀道南充段调查项目负责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符永利教授介绍,在古代南充水路交通相较于陆路交通更为繁忙,在南充城区附近就集中了龙门码头、双女石码头、龙王井码头、上渡口码头、过江楼码头、靖江楼码头等10余个码头就是例证。
来源 | 南充晚报、南充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