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至林芝段乘务员非常贴心地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乘客入座,这真是一个暖心时刻。”9月17日,乘客华旦尼玛在朋友圈发布了两张列车长帮扶旅客的照片,这温暖一幕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无缝衔接的服务“接力”。
当天9时30分,桑日站客运值班员马玉林像往常一样巡视候车室时,发现售票窗口有一位约70岁乘坐轮椅的旅客。马玉林立即上前了解车票信息,随后安排两名客运员协助该旅客前往对应车厢位置的站台候车,同时迅速联系了旅客所乘坐的K6835次列车长马忠栋以及朗县车站。
“只要发现重点旅客,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列车及相关车站,确保旅客全程无忧、顺利出行。”马玉林说。他从事客运工作已有十几年,先后在拉萨站、林芝站服务过。在他看来,做好服务工作的秘诀就是八个字:多看一眼,多帮一把。
9时43分,列车停靠桑日站。马车长与乘务员打开车门放置安全踏板,用自己的脚稳稳踩住踏板边缘,协助车站工作人员将旅客抬进车厢。为方便旅客上下车,马车长还特意为其调换至靠近车门的座位。
“您身体舒服吗?”由于语言不通,周围的旅客也自发加入爱心帮扶队伍,主动充当翻译。在征得同意后,马车长将旅客从轮椅抱到座位上。这暖心一幕,被乘客华旦尼玛用手机记录了下来。
35岁的马忠栋车长在青藏铁路列车上已工作12年。半个月前,他刚调入拉林铁路,9月17日这天是他值乘的第二趟车。“与之前相比,拉林铁路沿线年龄较大的短途旅客更多,我们需要更细致、更耐心、更用心。”他说。
“K6835次4号车厢有一位重点旅客,请做好接车准备。”列车抵达朗县站前,马车长提前联系了车站值班员周国军。10时40分,周国军接到了电话。
11时整,列车缓缓停靠朗县站。周国军和客运员王鹏景早已在车门口等候。大家合力将旅客抬下列车,完成交接后,王鹏景推着旅客乘坐扶梯前往出站口。
朗县站是拉林铁路上的一个四等车站,因车站结构特殊,旅客需借助扶梯进出站。
“为了保障旅客安全,我们会在扶梯处安排安全员进行提示和盯控。遇到使用婴儿车、轮椅或拐杖的旅客,我们都会提供一对一进出站帮助。”周国军这样解释朗县站比其他四等小站多配备一名客运员的原因。
周国军在朗县站工作三年,亲眼见证了拉林铁路如何改变百姓的生活方式。车站单日最高到发客流可达1000人左右,每逢周末和寒暑假,通勤上班族和学生成为出行主力。
“我们车站为重点旅客准备了轮椅、拐杖等设备,使用频率还挺高的。能够尽我们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1997年出生的客运员王鹏景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袁昌玲)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