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武口区朝阳街道东胜社区的志愿者们忙得不可开交,为独居老人测量血压、开展消防应急演练、举办文娱活动……每一项志愿服务活动都凝聚着爱心与责任,每一位志愿者都在为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做社区工作一定要有情怀,要让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服务居民,造福群众。”说起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的“放学后的快乐时光”“类留守儿童”教育赋能志愿服务项目,东胜社区党委书记王蓉感慨道。
东胜社区志愿服务队只是我市众多志愿服务队中的一个。截至目前,我市已成立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拥有1112个注册志愿团队、15.52万名志愿者。他们扎根基层,积极引领风尚、涵养文明、服务群众,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让志愿服务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
“在主动服务全市重大战略和民生需求,尤其是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乡村全面振兴等领域,志愿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石嘴山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玉平说。
在大武口区,“文化+志愿服务”理念紧密融合,非遗集市上,剪纸、葫芦烙画、掐丝珐琅等传统手工艺在公益集市主题活动中绽放光彩,推动文化惠民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社工+志愿+慈善”工作机制,以“雷锋精神耀社区·红石榴家园暖人心”为主题,通过开展“老少携手”“便民集市”“爱心服务”等惠民活动,让雷锋精神在基层焕发新活力,社区“五老”人员搭建起“爷爷奶奶一堂课”,为青少年讲红色故事……
在惠农区,“品牌+项目”孵化模式结合群众需求,孵化出“家门口的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赶小集”等品牌;联合企业及社会组织,通过设立“智慧助老点”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帮扶、公益理发等志愿服务;依托“红色驿站”,1000余名志愿者广泛开展义诊、理发、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接待群众8000余人次;聚焦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创新“雷锋式关怀”,推出“暖新加油包”发放、电动车免费检修等专属服务……
在平罗县,农业、卫生等行业的科技志愿者及乡镇文明实践志愿者,组成科技志愿服务小分队,在黄渠桥镇、灵沙乡、高庄乡、陶乐镇等乡镇,深入村舍、牛棚羊圈、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各乡镇(街道)通过“宣讲+服务”模式,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健康知识讲座,为困境妇女开展技能培训。
放眼石嘴山这片热土,志愿服务精神已经成为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底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广泛共识,引领各族人民携手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来源: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