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最近的俄乌局势,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张。原本以为还有转圜余地,但三个明显的新迹象,已经让东欧战场的气氛骤然升级。波兰率先成为风暴中心,北约的态度也跟着水涨船高。俄罗斯和西方的较量,正在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先说最近最受关注的波兰。波兰总理图斯克公开宣布,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大规模无人机袭击时,有19个“物体”闯进了波兰领空。波兰方面紧急出动,击落了部分无人机。图斯克把这事说得很严重,说这是“史无前例的挑衅”,还直言不讳地指责俄罗斯。更关键的是,波兰直接启动了北约第四条磋商,召集盟国共同讨论安全威胁。这一下,把俄乌局势和整个北约都绑到了一起。
北约第四条一旦启动,说明成员感受到切身威胁,需要集体磋商对策。如果这还不够严峻,接下来要是局势继续升级,很可能就顺势推到第五条防御条款。那时候,北约就要以“集体防御”为由,出兵应对。这种气氛,和冷战时期有得一拼。
俄罗斯当然不承认。俄国防部直接回怼,说无人机打击目标只在乌克兰境内,没打算碰波兰。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更是直言,波兰的说法没证据,是政治话术。可波兰并不孤立,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大国立刻表态支持波兰。北约秘书长吕特也站出来说,这属于“鲁莽且危险的行为”,还强调北约会守住“每一寸领土”。这番话,让本就紧张的气氛又添了一把火。
第二个迹象,北约东翼军事化加剧!波兰没有停在口头上,几天后,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签署决议,同意北约成员部队进驻波兰。北约随即宣布启动“东部哨兵”军事行动。法国、德国、丹麦、荷兰等国纷纷响应,派兵派装备,阵风战机、爱国者导弹,统统往波兰和东欧调集。
这阵仗,说是“东部哨兵”,其实更像是“东部恐惧”。北约的军力,直接压到了俄罗斯家门口。俄罗斯方面火气也不小,佩斯科夫说,北约现在实际上已经和俄罗斯在作战,不需要额外证明。援助武器、提供情报、派兵进驻,这些都被俄方视为“赤裸裸的对抗”。
第三个迹象,俄乌谈判僵局难解。本来,外界一度还对和谈有所期待。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时放话,说自己能在短期内推动和谈,甚至一度传出要安排“普泽会”,还想搞三方峰会。但时间一晃过去一个月,俄罗斯方面不断浇冷水。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说,乌克兰没有展现出冷静理性的回应,缺乏对话基础。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说得很明白,三方峰会没有任何进展。俄方嘴上说愿意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但同时指责乌克兰在“人为拖延”。欧洲国家也插手干预,结果谈判进程陷入停顿。其实说白了,就是双方都不让步,和谈变成了拉锯战。
这种局面其实很危险。一边是北约不断集结部队,兵锋直指俄罗斯,另一边是俄乌谈判迟迟没有突破。战场上节奏越来越快,风险也在不断累积。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动作,看起来像是在拦住几架无人机,实际上背后是要把“安全威胁”升级到整个欧洲。欧洲一些领导人甚至提出,要没收被冻结的2000亿欧元俄资产,用来给乌克兰重建。这说明,欧洲在经济和军事两条线同时发力,局势升级已成事实。
这次波兰的动静,直接带动了北约多国跟进。总统签字,军队进驻,装备调集,这些不是摆样子。法国、德国、英国、丹麦、荷兰、捷克等国,纷纷派兵到波兰和东欧前线。虽然名义上是“防御”,但谁都知道,这样的兵力集结,跟实战没什么两样。
就在整个欧洲剑拔弩张的时候,中国的声音显得格外理性。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华沙,会见了波兰副总理兼外长西科尔斯基和总统纳夫罗茨基。王毅表态很明确,中方一直主张劝和促谈,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中国愿意和波兰等各方保持密切沟通,推动早日达成全面、持久、有约束力的和平协议,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事实上,过去几个月,中国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也多次呼吁“停火止战”。每次关键节点,中国外交都没缺席。虽然没法立刻改变战场态势,但中方的声音至少给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理性选择。和北约的兵力集结相比,中方强调政治解决,显得更冷静更有远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