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我院的一楼大厅,来自开封的东东(化名)一家,早早地就在候诊区等待。2岁的东东依偎在妈妈怀里,一双大眼睛好奇地张望,若不是妈妈脸上挥之不去的愁容,很难将这个可爱的孩子与“癫痫”二字联系起来。
“孩子8个月大时,就有过一次发作,当时眼睛发直,小手小脚不停地抖。因为家里没人有这个病,我们压根没往癫痫上想,还以为就是孩子发育中的小插曲。”东东妈妈回忆道时,语气中充满了懊悔与心疼。
然而,之后类似的“小插曲”又发生了好几次,夫妻俩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但这个结论仿佛打开了一个更令人焦虑的迷宫。“吃了好几种药,效果时好时坏。我们带着他跑了好几家医院,钱花了不少,可一直没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癫痫。孩子这么小,我们真怕耽误了他一辈子……”当得知北京天坛医院的专家莅临郑州,他们立刻报了名,将所有希望寄托于此。
精细剖析,邓亚仙博士抽丝剥茧探病因
北京天坛医院的邓亚仙博士耐心聆听了家长的整个叙述,并仔细翻阅了东东带来的厚厚一沓病历资料。她发现,此前的检查虽然做了不少,但仍不够系统和完善。
“婴幼儿癫痫的病因探究非常关键,就像破案一样,需要找到最关键的证据。”邓亚仙博士解释道,“孩子年龄小,发作形式不典型,更需要精细化的评估来明确诊断。”
她建议为东东安排24小时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和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检查。“长程脑电图可以捕捉到孩子睡眠和清醒全周期的脑电活动,这对于明确癫痫发作类型和起源部位至关重要。而高分辨率磁共振则像是给我们一双‘火眼金睛’,去探查大脑结构上是否存在细微的、以往被忽略的病灶。”
邓博士同时宽慰家长:“从目前情况看,孩子的发作并非极度频繁,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精准检查,找到病因这个‘靶心’,后续治疗才能有的放矢。请您不要过于焦虑,只要我们方向对了,一步步来,情况是可控的。”
明确方向,个体化治疗方案带来新希望
初步检阅各项资料后,邓亚仙博士给出了专业推断:东东的癫痫发作,很大概率与早期某次未被察觉的脑部细微损伤有关。
“庆幸的是,你们没有拖着,一直在积极寻求帮助,现在介入正是时候,没有错过理想的干预期。”邓博士的话给东东一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邓亚仙博士为东东初步拟定了一个系统、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该方案不仅包括药物的选择与精准剂量建议,还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后续的康复随访计划,助力东东早日康复。
专家提醒:
邓亚仙博士指出,对于儿童癫痫,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疑似发作性症状(如发呆、愣神、肢体抖动、意识不清等),应第一时间用手机录像,并尽快到正规医院神经专科就诊,通过系统检查明确病因,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