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飞机的罗永浩对着一桌西贝饭菜皱起了眉头,随手拍了张照片发在社交平台:“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这顿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 这条看似普通的吐槽,没想到直接把这家西北菜巨头推上了风口浪尖。
要知道,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早就曝光过,西贝的预制餐食比例在 85% 以上。可偏偏就是这句大实话,捅了马蜂窝。
“预制菜风波”还没平,又搞出个“罗永浩菜单”?西贝这一波操作,不是在灭火,是在往油锅里浇水——噼里啪啦,炸得全国皆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顿饭引发的骂战
9 月 10 号那天,罗永浩和同事下飞机后选了西贝用餐。谁承想吃完没多久,他就忍不住在社交平台开怼。没想到这条吐槽像长了翅膀一样,立马冲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毕竟大家出去吃饭都图个新鲜,花高价吃预制菜换谁都得膈应。
西贝的反应倒是挺快,工作人员赶紧出来解释:“我们家牛大骨每天现煮,莜面都是当场手搓的,哪来的预制菜?” 可这番话根本没起到安抚作用,反而让大家更好奇了 —— 到底是罗永浩故意找茬,还是西贝在撒谎?
真正把事情推向高潮的,是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亲自下场。9 月 11 号晚上,他直接硬刚罗永浩,不仅坚持说 “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还抛出两个细节反击:一是罗永浩一行人离开时说过 “挺好”,二是他们还积了会员积分,这些都发生在吐槽前一个小时。最后贾国龙还放了狠话:“这事儿肯定要起诉罗永浩。”
问题是,贾老板忘了:在餐饮这行,顾客不是被告,是上帝。哪怕这位上帝是个网红,他首先是来吃饭的,不是来打官司的。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西贝居然搞了个 “罗永浩菜单”,把罗永浩当天吃的菜全标出来,号召大家来打卡 “挑战同款”,连包厢信息都给公开了。这操作让不少网友炸了锅:“这不是侵犯隐私吗?”“就算要自证清白,也不能这么干吧?”
面对贾国龙的强硬态度,罗永浩也没怂,直接回了句 “嗯,我准备好了”。他解释说当时不想难为服务员才说 “挺好”,还详细吐槽了当天的菜品:羊排有隔夜重烤的味儿,葱香烤鱼里的葱带着腥味,莜面汤百分百是隔夜的味道,牛肉土豆条也像隔夜炖菜。
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罗永浩甚至搞了个十万块的悬赏,公开征集西贝用预制菜的证据。悬赏刚发出去,就有网友晒出 “小牛焖饭牛肉包” 的包装图,上面赫然写着 “堂食袋装”“加热后食用”,保质期长达 9 个月。罗永浩立马追问:“这到底啥意思?”
西贝客服赶紧辩解,说这是早就停掉的快餐子品牌用的料包,现在全是现做的。可这解释怎么听都像在玩文字游戏,网友们根本不买账。
从暖心标杆到口碑翻车
说起来西贝这几年口碑一直不错,尤其是靠 “家庭友好” 的儿童餐圈了不少粉。数据显示,光是 2024 年他们就卖出了 2000 万份儿童餐,相当于全国每 46 个孩子就有一个吃过。
去过西贝的家长都知道,他们的儿童餐服务有多贴心:15 分钟内准能上齐,承诺不加防腐剂,还专门提供宝宝专用纸巾,连餐垫都设计成可涂鸦的样式。这些细节让西贝成了很多家庭外出就餐的首选,也树立起 “人性化服务” 的标杆。
你说你没有预制菜?那好,解释清楚就是了。大可以发个厨房实录,晒晒厨师现炒的视频,温柔一点说:“我们坚持现做,欢迎监督。”多好。
可贾国龙偏要“宁可不做,是非必须得辩”。
可这次风波中,贾国龙的表现却完全颠覆了大家的印象。他在接受采访时情绪激动地说,这是西贝成立以来最大的外部危机,9 月 10 号和 11 号全国门店每天少赚 100 万,12 号估计得少 200 到 300 万。“现在天天忙着自证清白,身边人都劝我‘忍一忍’,但我觉得没错,这官司必须打,哪怕生意不做了也得打。”
这番话听着挺硬气,却让不少老顾客寒了心。郑州一位西贝老顾客就说:“味道和我十几年前吃到的区别不大,但如果完全是预制菜,我还是要回避。”
更有人翻出西贝厨房的照片,里面有保质期 18 个月的海鲈鱼、24 个月的羊腿,还有袋装鸡汤、冷冻西兰花这些食材。虽然西贝不承认是预制菜,但这些显然和大家理解的 “现炒热乎” 完全不沾边。
9 月 12 号晚上,罗永浩干脆开了场直播,在抖音、微博、B 站同步播出,单抖音平台观看人次就超百万。直播里他拿出一堆西贝后厨 “预处理菜品” 的照片,保质期从 9 个月到 24 个月不等,还有冷冻海鲈鱼包装上赫然列着 7 种食品添加剂。
罗永浩吐槽说:“2024 年 3 月国家六部门就发过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范围,西贝说‘一道预制菜没有’,实在说不过去。” 他还夸了老乡鸡,说人家就做得明白,把菜品分成 “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 三类,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
预制菜不是原罪,欺骗才是
其实这事儿闹到现在,大家纠结的根本不是预制菜本身。调研报告显示,近八成消费者会主动了解预制菜信息,超过五成会通过标签和专业咨询确保吃得安全。说白了,大家反感的不是预制菜,而是花现做的钱吃预制菜,是商家藏着掖着不老实。
北京市海淀区的梁女士说得挺实在:“我真正反感的并不是预制菜,而是商家在使用预制菜时不予告知,这种做法让我有种被蒙在鼓里的感觉。” 毕竟谁也不想花冤枉钱,更不想被当成冤大头糊弄。
熟悉餐饮行业的人都知道,现在商场里的餐饮店想做现炒其实挺难的。2019 年颁布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则》明确规定,地下餐饮场所不得使用燃气,其他楼层也不能在用餐区用明火加工,只能用电加热设施。这就导致很多商场餐厅不得不依赖预制菜。
加上中央厨房集中采购制作能降低成本、提高出餐速度,冷链物流发展又让预制菜运输更方便,所以真功夫、吉野家这些连锁店的预制餐食比例早就达到 100% 了。预制菜本身没问题,标准化还是餐饮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是得坦诚相告,要么就做得让人吃不出来。
可西贝偏不。一方面贾国龙嘴硬说 “一道预制菜都没有”,另一方面又搞出 “罗永浩菜单” 这种骚操作,把顾客的消费记录公之于众。这种做法不仅涉嫌违反《民法典》里的隐私权规定,更把多年积累的品牌温度毁得一干二净。
有意思的是,9 月 13 号罗永浩突然发微博说:“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 原来《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很快会向社会征求意见,到时候餐饮门店用没用预制菜都得明明白白标出来。这恰恰是罗永浩一开始呼吁的。
现在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西贝的麻烦可能才刚开始。有记者走访郑州西贝门店时发现,虽然厨师长说 “影响有限”,但客流量明显下降了。网友们的评论更是扎心:“本来挺喜欢去西贝的,这下不会再去了”“把顾客当敌人,谁还敢来吃饭?”
最后说句实在话:预制菜本身不是原罪。标准化是餐饮发展的必然。但关键在于——你要么坦诚相告,要么做得让人吃不出来。
可你既不说,又被人揭了锅,回头还把揭锅的人挂上网,这就不是“较真”,是“找死”。
贾国龙这一仗,辩赢了法律,输掉了人心。而餐饮业的终极法庭,从来不在法院,而在饭桌上。
你觉得商家该不该明码标价标注预制菜?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