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联合国成立80周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最近公开站出来呼吁,得给安理会搞改革了,不能再抱着1945年的“老架子”不放。他说得很直接,现在安理会的组成跟眼下的世界格局早脱节了,再这么下去,不光有人会怀疑它的合法性,连办事效率都得打折扣。古特雷斯还特意强调,自己是第一个一直公开喊着要改安理会的秘书长,而且对英国和法国提的那个限制五常一票否决权的提案,他明确表示支持。
英法这提案的核心就是盯着五常的否决权来的。简单说,要是碰上种族灭绝、战争罪行这种大规模暴行,或者闹出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大量平民伤亡的时候,五常不能随便就动用否决权。他们还想建个机制:要是联合国秘书长或者联合国大会多数国家都觉得事儿闹大了,常任理事国投票时就得收敛点,别动不动就说“不”,把安理会彻底卡死。真要非要用否决权,那得说清楚理由,证明这么做是对的。古特雷斯之所以这么卖力推改革,根本原因就是现在安理会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二战结束后成立的安理会,本来是管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它的决议在联合国体系里最权威,法律效力也最强。但这几年的情况大家有目共睹,安理会动不动就陷入瘫痪,啥正经事也办不成。最典型的就是俄乌冲突,每次开会要谴责俄罗斯或者搞制裁,俄方代表想都不想就投否决票。哪怕十几个国家都赞成,只要俄罗斯说一句“不行”,这决议就彻底黄了。结果就是全世界眼睁睁看着乌克兰的战火烧个不停,安理会除了开会吵架,最后不了了之,连半点实质性的行动都拿不出来。
巴以冲突那边更离谱,从去年到今年,安理会为加沙的局势表决了好几次。阿拉伯国家提的停火决议,美国马上就否决;换成美国写的、强调以色列“自卫权”的方案,别的国家又站出来反对。就这么互相否决来否决去,最后能真正落地的共识没几个。对那些泡在战火里的平民来说,这些政治博弈全是废话,他们就想知道能不能停火、能不能拿到救命的援助,可安理会一到关键时候,就被五常的分歧绊住脚,啥忙也帮不上。
这就是古特雷斯说安理会合法性受质疑的原因——普通老百姓都会问,要是连大规模战争和屠杀都拦不住,那安理会存在的意义到底是啥?很多新兴国家更有意见,觉得安理会根本代表不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声音。像印度、巴西、南非,还有日本、德国这些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地区影响力都不差的国家,一直想当常任理事国,觉得自己本该在安理会有更多说话的份儿。但问题的关键是,安理会改革最大的坎,就是过不了五常这一关。
按《联合国宪章》的规矩,要改安理会的结构,不光得联合国大会三分之二以上国家同意,还得安理会自己点头,而且五常一个都不能反对。说白了,改革能不能成,全看五常愿不愿意自己松口。一票否决权对五常来说,就是块“护身符”,有了这个权力,不管啥关键问题,永远不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哪怕全世界都反对,只要自己投个否决票,安理会就动不了他们分毫。这种能决定最终结果的底牌,谁会心甘情愿交出去?
美国和俄罗斯就不用说了,肯定不会同意。中国虽说用否决权的次数很少,态度也一直低调谨慎,但从原则上讲,也不太可能支持削弱否决权,毕竟这事儿万一开了头,未来会有啥变数谁也说不准。至于提建议的英国和法国,说白了还是因为现在的硬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比冷战的时候差远了。他们摆出这种支持改革的姿态,无非是想占个道德高地,可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事儿根本落不了地。
古特雷斯这次高调呼吁,其实就是借着联合国80周年的机会,把这个老问题再摆到台面上来。他心里门儿清,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但至少得让全世界重新盯着这个事儿。这事儿不光有理想主义的成分,更有现实考量——他是联合国秘书长,得保住联合国的存在感,推动改革就是最实在的办法。哪怕只是小打小闹的改革,比如多给几个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或者搞个“用否决权得说明理由”的机制,也比啥都不做强。关键是得让全世界看到,联合国还没彻底僵死,还有改变的可能。
可话说回来,五常手里的否决权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核心之一,本质上是大国利益的平衡器。现在古特雷斯把火点起来,英法搭台唱戏,美俄中按兵不动,新兴国家喊着要话语权,这场围绕安理会改革的博弈才刚拉开架势。接下来五常会不会松口?改革能往前走几步?这些问号,恐怕得在联合国80周年的一系列会议里慢慢找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