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顺德,桂花香里藏着暖意。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外,几位患者正围着护士问血糖监测的细节——这样的场景,是糖尿病长期管理的日常缩影。
糖尿病,作为熟悉却又复杂的慢性疾病,深刻干扰着无数患者的生活。如果说糖尿病管理是一场马拉松,“岁月与共”则是这个赛场上最响亮的口号。在首个全国科普月到来之际,身为“陪跑者”的医护人员,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沈洁院长、柳岚主任以及万亨博士从“岁月与共”的医患陪伴里,拆解糖尿病长期管理的难点与破局之道。
岁月与共:科学底色里的人文温度糖尿病常被戏称为“甜蜜的负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血液中葡萄糖(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的代谢性疾病,其管理道路布满荆棘。当“岁月与共”四个字落在糖尿病管理上,沈洁的解读里藏着两层深意。“从科学上看,它是疾病与岁月的‘纠缠’。”沈洁称,“糖尿病往往是与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等共患的疾病,到了后期随着病情不断发展,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这也是‘与共’的体现。”更动人的是,人文的温度:“一方面是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师与病人相伴的长期过程;另一方面更是大家一齐共同战胜糖尿病的决心。” 这种“共”的底气,充斥着医院的每个角落。沈洁说道,她有个患者跟着她已经30多年,从他第一次入院时严重的酮症酸中毒,被紧急抢救过来,后来这么多年跟踪治疗后,医护们从原本非常担心他心脏、肾脏的问题,到经过对他血糖的控制和整体的生活方式干预,再配合心肾动态的观察等,患者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致力于让糖尿病患者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岁月与共”更应该是动态的、未来进行时。 破局控糖难:从 “顺德模式” 到多学科 “组合拳”目前,糖尿病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首要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导致发病率持续攀升。“病人都是病了才来看病,而我们在他患病的长期过程中,无法为其提供更早的干预和防护,这是很大的挑战。”沈洁对此深感忧虑。这样的大背景下,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顺德模式”应运而生。据了解,“顺德模式”中提出“三统一、三色标”的管理。“三统一”是指不同等级医院医务人员培训统一,设备统一和药品统一。另一个维度上,利用“红-黄-绿”标的分级诊疗,通过分层管理,将糖尿病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配到三甲医院、二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管理。病情较重的患者在上级医院接受治疗,而病情稳定的患者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管理和防控,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控糖路上,有两道绕不开的“坎”:肥胖与脂肪肝。据了解,糖尿病与肥胖常常形影不离,肥胖不仅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会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治疗难度增大。为了帮助这些“糖胖合体”的患者,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成立了体重管理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方式,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运动指导,以及必要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柳岚介绍说:“我们的团队包括营养师、运动指导师、中医、心理医生等,大家齐心协力,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控制体重,改善血糖。”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单纯脂肪肝的患病率约38%,而在糖尿病当中的脂肪肝占比高达66.6%。万亨介绍,“糖肝共管”已经成为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当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时,会出现‘1 + 1 > 2’的危害,大大增加患者发生心脏、肾脏等并发症的风险。”万亨博士强调,把糖尿病和肝脏病合并管理,也能方便患者,不需要反反复复跑多个科室,例如医院现在就致力于进行MDT等多学科门诊联合来进行防治。
守好 “并发症防线”:早筛为钥与医患同心
并发症的管理是糖尿病管理的主要“拦路虎”。
据介绍,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遍布全身多个组织或器官。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往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最怕患者说我没不舒服,不用查。”沈洁提到,她见过太多遗憾:“有人觉得眼睛不疼就不查眼底,等看不清了已是视网膜病变晚期;有人凭尿常规判断肾好不好,查出蛋白时肾功已丢了一半。”很多糖尿病并发症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沈洁强调:“建议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并发症筛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人们常说,糖尿病需要“一个半”医生,一个是他自己的医生,半个是他自己。“我现在个人认为可能还不止半个医生,应该他自己起码要接近一个医生。”在糖尿病长期管理中,人文关怀不可或缺。沈洁介绍,医院成立了“叙事医学暖阳吧”,通过叙事医学的方式,提升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叙事医学让我们更加关注患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我们会通过讲述患者的故事,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此外,医院还编写了针对不同患者群体的科普书籍,如为I型糖尿病儿童设计的《我与糖精灵做朋友》绘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们了解糖尿病,减少对疾病的恐惧。
糖尿病的管理,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但在临床专家的专业守护下,在患者的积极配合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糖尿病患者的未来充满希望。这个9月,全国科普月的意义也正是在于此。正如专家们所言,糖尿病管理虽漫长,但医患“岁月与共”,以科学为盾、以关怀为光,便能让患者在控糖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