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合唱团有很多少数民族,大家平时也会聊一聊彼此民族的风俗习惯。大家伙在唱歌跳舞中关系越来越融洽,经常互相帮助,亲如一家人。”居民关琍是宁夏银川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颐和城府社区的合唱团成员。
临近国庆节,这个社区的文艺团队又忙活起来。舞蹈室里,阿姨们举着灯笼一遍遍排练动作,力求整齐划一;合唱室里,大家男女声部分工明确,在一次次的配合中达到音律统一。
对于颐和城府社区居民来说,文化互嵌共融带来了“共事共乐”幸福指数的提升,更打造了一个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共有精神家园。
颐和城府社区辖区居民4055户,其中少数民族共1246户,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社区以空间互嵌为基础,推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搭建各族群众交流互动平台,让民族团结在日常生活中落地生根。
颐和城府夕阳红艺术团成立8年时间,从起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128名成员,一群热爱器乐演奏、歌唱、舞蹈的居民因兴趣结缘,将个人爱好融入社区文化互嵌的日常实践中,先后精心创作了《活力中国》《民族赞》《咱们社区美如画》《小媳妇回娘家》等歌舞、诗朗诵、小品多种形式的优秀作品。
颐和城府社区持续唱响“颐团和气”合唱团团结之音,壮大合唱团队伍,鼓励和引导合唱团成员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举办节日庆祝、传统民俗展演等形式,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30余场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真情投入和主动践行。
“我们通过表演节目,歌颂社区在民族团结取得的成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传递给居民。”颐和城府社区夕阳红艺术团副团长李振洋说,团队发展的过程中,大家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更需要实际行动。
在颐和城府社区,“石榴籽爱心服务站”早已成为邻里互助、团结友爱的温暖符号。该服务站起源于2020年,由社区联合志愿者马继升共同推动成立,依托社区阵地建立便民维修点,长期为居民提供维修小家电、磨刀具、通下水等公益服务。从最初马继升一人一车、流动服务,再到现在八人轮岗、定点服务,如今“石榴籽”服务站的爱心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可辐射周边6个小区。志愿服务力量的不断壮大,也有力传递着浓浓的民族团结情。
“黄河东路街道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模式,以文化融合聚魂,服务融合聚力,治理融合聚心,着力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黄河东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丁娟说。(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