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航证券发布研报称,根据FIA的调查显示,高温超导、第一壁材料、低温系统、热交换器、真空室等一系列材料和零部件被多数企业视为装置的关键部分,而下游总装企业对氩和氲燃料、燃料循环系统、第一壁材料、特种金属等环节在未来的批量化供应仍有隐忧,上述环节的产业化进程值得关注。国内核聚变链主企业的招标建设将带动上游材料及中游加工企业共享行业初期高增长的红利,行业卖铲人将率先受益。
中航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我国核能领域迎来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
9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并给予公布,自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此次颁布的《原子能法》是我国首部统领原子能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其完善了涉核领域法规体系,有利于促进原子能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原子能法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并将建立符合受控热核聚变特点、促进核聚变应用的监督管理制度,对聚变燃料、聚变装置(设施)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能源领域的终极畅享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能源领域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一旦实现商业化落地,或将如蒸汽机、电气化的出现一样,主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当能源不再稀缺,以资源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也将被改写,而率先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国家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领先国,从而在全球能源领域掌握核心话语权。FIA调查表明,多数企业认为具备商业化价值的托卡马克聚变堆有望在2031-2035年及以后诞生。
顶层政策引领叠加资本持续加码,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奇点已致
可控核聚变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未来能源战略布局的重点方向,在海外头部经济体的政策持续加码下,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共同引领可控核聚变行业发展建设提速,政策释放的前瞻信号较为明确。目前可控核聚变多条技术路径仍处于齐头并进态势:托卡马克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投资额最大、技术发展最为成熟的路线,已处于工程可行性阶段,国际合作及国家级项目多采用托卡马克,较多民营企业正在向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方向发展;Helion、瀚海聚能等创业公司则采用了FRC技术路径,瀚海聚能于2025年7月实现等离子体点亮标志着FRC步入工程可行性阶段,Helion计划于2028年实现商业化运营并向微软交付50MW电力;Z-FFR为聚变裂变混合路线,江西“星火一号”项目以及成都先觉聚能均计划采用该路线,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随着国内聚变项目融资的如火如荼,以及招标建设的加速推进,民营企业与“国家队”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聚变商业化落地,行业进展日新月异。在我国原子能法及顶层行业政策的指引下,核聚变行业已兼具了科研及制造的发展沃土,国有和社会资本的加速涌入也推动了聚变能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进程,核聚变行业已迎来奇点时刻。
风险提示:可控核聚变技术及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关键公司融资进度或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可控核聚变行业政策支持不及预期、可控核聚变技术路径迭代风险、资本市场估值波动风险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