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对话散场,美方把关税问题暂时放下。
欧洲夹在中美俄之间,选择越来越难。
这轮谈判只有两天,可带出的枝节很多。美方先在会里表现温和,却马上在会外加上条件,说免税得看欧洲态度。这句一抬一压,透露出他们并未放手。
美国财长声称,只要欧盟不对中方加征新税,美国也可以维持暂停,但若局势有变,他们随时恢复征收。
外界听出弦外音。美方自己不愿独自承担代价,宁可让盟友先冲锋。欧盟若答应,美方就少一分风险;欧盟若拒绝,美方还能指责对方不配合。
欧盟内部意见不合。德国和法国顾虑本国制造业和消费市场,不愿追加重税。布鲁塞尔最终没有采纳百分百惩罚税的提议。
欧洲顾忌的并非情感,而是通胀和订单。高关税推高生活成本,也可能换来中印双方的反制,汽车、机械、奢侈品出口都会跟着下滑。
中方在会后只重申三点:经贸别政治化,技术出口按程序走,合作才共赢
这三句话不是新内容,却是在美方制裁名单频繁加码的档口再次强调,给欧洲传递安稳信号。
与此中方也当面提出不接受未经联合国授权的二级制裁,表明乌克兰问题要靠谈而不是靠经济围堵。
但白宫还想一步到位,把对华关税当作杠杆。若欧盟跟,不仅消弱俄罗斯,还能顺势牵制中印。多线收益,看似划算,却需要他国付账。
欧洲面临双重拉扯,不跟美国怕惹怒华盛顿,跟了又要吞下经济苦果
谈判现场给外界的感觉是止血,而非治根。美方说自己在国家安全层面满意,中方说坚持规矩,两边各说各话,裂缝仍在。
眼下双方约定的关税休战只到十一月初。若届时欧美在对俄政策上仍僵持,美方可能重新挥起加税大棒,马德里的暧昧气氛就会散。
中方保持沟通通道,却也准备预案。合法手续、谈判窗口、反制工具都摆在桌面。一旦局势倒退,中方不会让自身利益悬空。
美方把话说得灵活,其实就是拖时间换筹码。拖得越久,欧洲就越可能在能源账本上倾向美国,代价慢慢转嫁。
欧盟若要保住市场和供应线,迟早得在关税口和能源口之间作决断。这一步怎么走,将影响亚欧贸易的走向,也决定乌克兰局势的外部压力。
目前局势像一局慢棋,各方都在试探底线。谈判桌留下的大框不算牢靠,可也给各方争取喘息。下一次对话是否还有余地,看谁先改口。
结语
欧洲到底照谁的节奏走?若你在部长座位,是先保经济还是先顾盟友?留言说说你的取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