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9 月 18 日下午,北京时间 19 日凌晨,联合国安理会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 10000 次会议,然而会议氛围却被沉重与无奈笼罩。此次会议聚焦于 10 个非常任理事国精心提出的一份涉加沙停火决议草案,可最终,因常任理事国美国再次行使一票否决权,这份满含希望的草案未能通过,国际社会推动加沙停火的努力再次受挫。
![]()
表决结果清晰地显示,14 个国家投下了赞成票,表达了对加沙地带尽快实现和平的强烈期盼,然而美国的反对票如同一记重锤,让这份凝聚着众多国家心血的草案瞬间化为泡影。
仔细审视这份决议草案,其内容直击加沙地带的核心问题,每一项条款都关乎无数生命的安危与未来。草案明确要求在加沙立即无条件实行永久停火,为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带来真正的和平曙光,让百姓能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孩子们能在没有恐惧的氛围里成长。同时,安理会要求立即、有尊严、无条件释放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其他团体扣押的所有被扣押人员,让那些家庭早日团圆,不再承受亲人分离的痛苦。
在人道主义援助方面,草案着重指出,以色列政府需立即无条件取消对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的所有限制,确保安全、不受阻碍地向需要此类援助的加沙民众大批量分发援助物资。毕竟,在长期的冲突中,加沙民众基本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医疗资源也严重短缺,无数生命在饥饿与病痛中苦苦挣扎。此外,还需确保全面恢复所有基本服务,如供水、供电等,让加沙地区的生活逐步回归正轨。
回溯巴以冲突的漫长历程,不难发现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饱受争议。自 2023 年 10 月新一轮巴以大规模冲突爆发至今,安理会已 14 次就加沙冲突提出决议草案并付诸表决,可仅有 4 次获得通过。在 10 份未被通过的决议草案中,除了 2 份是由美国提交的,其余 8 份美国均投了反对票,其中 6 次为美国一票否决。如此频繁地动用否决权,美国的做法无疑让国际社会深感失望与愤怒。
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丹尼・达农在草案表决前就曾表示,该加沙停火决议草案将会遭到美国否决。达农称,以色列希望在未来控制加沙安全,不让极端武装组织控制加沙,还表示在以色列完成加沙城的行动后,将会认真考虑 “战后” 的安排。但这种单方面的设想,无疑忽视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益以及加沙地区的实际情况,也进一步加剧了巴以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美国此番再次一票否决加沙停火决议草案,背后原因错综复杂。从美国国内政治格局来看,犹太裔群体在美国政商学等各界拥有巨大影响力,在选举政治的大背景下,部分政客为了获取这一群体的支持,在巴以问题上往往毫无保留地偏袒以色列,将 “挺以” 视为一种 “政治正确”。从国际战略层面分析,美国试图通过支持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维持自身的影响力,遏制如伊朗等地区势力的发展,以实现其在中东的战略目标。然而,美国的这种做法,不仅未能推动巴以冲突的妥善解决,反而让冲突持续升级,导致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灾难日益深重。
如今,加沙地带满目疮痍,大量无辜平民丧生,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否决行为纷纷予以谴责,认为美国的做法罔顾国际法和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将一己私利置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之上,严重破坏了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美国的这一否决票,不仅粉碎了加沙民众对和平的急切渴望,也让国际社会为推动巴以和平所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让加沙地区未来的和平之路变得更加坎坷与艰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