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半岛聚焦|不只放假!春秋假背后:既解 “人从众” 出游痛点,也为学生添 “自然课堂”

0
分享至

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对外发布了《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其中,第十三条指出: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此前全国多地已开始探索实施春秋假。

8月25日,湖北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春秋假工作的通知》,明确全州义务教育学校每年春季学期放1次春假,秋季学期放1次秋假。春假和秋假时长均不少于1周,原则上与法定节假日或双休日衔接,连续安排。具体时间由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自主确定。幼儿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参照执行。

8月11日,广东佛山市教育局印发《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2026学年将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春秋假试点。其中秋假安排在11月12日-14日,共三天;春假安排在“五一”假期前后,共两天,具体时间待国务院公布2026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后确定。


而作为全国最早实施春秋假制度的城市,杭州自2004年起实施春秋假至今已逾20年,今年则进行“升级”。今年4月1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春秋假实施的通知》,明确进一步加强春秋假托管、进一步优化春秋假安排、进一步规范春秋假收费。在进一步优化春秋假安排中,通知指出:春秋假原则上各3天,学校可利用其中1天,组织学生开展春秋游、运动会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各地将春秋假与法定节假日相连,形成更长的连休期,便于家庭安排外出活动。各地也可根据本地文化传统、错峰等因素,灵活调整春秋假时间。尚未设立春秋假的地区,要深入调研,全面评估,尽快开展。

还有多地已发文鼓励研究探索春秋假。

如今年8月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贵州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探索中小学春秋假制度。

5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5月1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湖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4月12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海南省提振和扩大消费三年行动方案》,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在国庆中秋长假即将到来之际,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了《措施》,标志着旅游消费扩容政策的再次加码,对旅游业构成重大利好。其中,有关优化中小学生假期安排的举措对于拉动旅游消费的作用最为直接。

程超功认为,中小学生放假安排的优化,特别是将寒暑假拆分出春假和秋假,分别与五一和国庆两个长假合并,是近年来居民休假安排的一个重大变化。该政策与带薪休假快速普及大趋势的结合,预计将进一步拉动长假亲子家庭旅游消费需求,可为居民家庭的休闲度假提供更加灵活的选择空间。比如,秋假+国庆黄金周的假期格局可有效延续暑期消费惯性,延长秋季出游旺季窗口期,从而带来增量消费。

不过,也有不少家长评论称“孩子没人带”。

有家长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最近一直听到相关传闻,但实际我们所在学校还没有通知。个人对春秋假还是蛮期待的,孩子可以多点假期去户外放松,但实际是否能带娃出去长途旅行,还要看工作安排。因为我个人工作原因,可能秋假很难连着国庆长假提前请假带孩子出去。但是‘五一’春假我还是蛮期待的,到时考虑提前请假相对错峰带娃出去。”

有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人士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能够更好地落实‘打工人’的带薪休假,来辅助类似于春秋假等假期的实践,或能更有效地拉动提升相关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措施》的19条中,有5条与旅游消费扩容升级紧密相关。程超功指出,其中有关延长文博场馆和景区营业时间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将有效缓解出游旺季期间头部文博场馆“一约难求”的局面,可部分化解重点旅游城市旺季期间的供给“瓶颈”,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相关政策预计将对重点旅游城市提升过夜游客占比及客均停留时间等有显著效果。此外有关增加优质体育赛事、文化演出等文化产品供给的安排,将创造出更多让人民群众走出家门的“理由”,也将为旅游行业带来更多增量消费。

观点

“中小学春秋假”背后的人文经济学

9月16日,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共19条举措。其中明确提到,“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并进一步提出“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这一表述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设置“春秋假”的广泛讨论。

所谓春秋假,是指在春季和秋季学期中,为学生增设一个有别于寒暑假的短假期。这并不是全新概念。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就提出,在总假期时长不变的前提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探索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之后多个政策文件也陆续提出类似建议。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再次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的政策设想,着眼于调整假期结构,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其背后是对教育规律、家庭需求与经济社会资源的综合考量。在保障教学总量和时长不变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春秋假这一更灵活的假期安排,既有利于促进旅游消费,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其中蕴含着“人文经济学”的深层逻辑。

一方面,设置春秋假有助于实现错峰出行,缓解集中休假带来的压力,提升游客出行体验,推动旅游业更高质量发展。从经济视角看,该举措旨在打破旅游消费的时间约束。传统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容易造成游客过度集中,再优质的旅游资源,面对“人从众”式的汹涌客流,也难以保证游览品质。

另一方面,分段休假也能帮助中小学生调节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教育应当关注人的需求和发展。当前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长时间连续学习易导致疲劳,而超长寒暑假又可能带来知识衔接的“断档”。在学期中适时设置短暂假期,有助于学生劳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

此外,春秋两季气候宜人,适合开展户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自然和实践体验的机会。古人说“莫放春秋佳日去”,多走进大自然、参与户外实践,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书本学习难以替代的价值。《论语》中所描绘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场景,正是一种在自然中陶冶性情、和谐育人的生动体现。

当然,推行春秋假,离不开各种配套措施支持。包括切实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完善多元化托管服务体系,以及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假期时长和安排,等等。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政策在探索实践中不走样,让学生在人性化的假期制度中得到全面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杭州自2004年就已开始试点春秋假,并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费托管服务,是探索实践春秋假的“先行者”。杭州作为人文经济学的样本城市之一,春秋假在此地的早期实践,或许并非偶然。

让春秋假成为“成长假”“幸福假”


今年以来,“春秋假”成了一个热点话题。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缩短寒暑假。

消息一出,家长群、朋友圈刷屏点赞:终于可以避开人潮,带娃看山河;终于不用在暑假“人从众”,在寒假“冻手冻脚”;终于可以让孩子在最舒服的季节,去奔跑、去呼吸、去长大。

春秋假不是简单的“挪假”。过去,我们把最漫长的假期留给酷暑与严寒,却错过了春秋两季最适合户外、最适合研学的黄金时段。如今,把寒暑假各“削”几日,换来两段不冷不热、不挤不贵的“小黄金周”,既让孩子避开极端天气,又让家庭避开高价高峰,更让旅游行业在传统淡季长出新的消费曲线。

春秋假是“双减”的延伸。减的是机械刷题、无效内卷,增的是亲近自然、触摸社会。秋假,孩子可以去稻田里数稻穗,去社区里当小小志愿者;春假,孩子可以跟父母徒步古道,也可以去赏花踏青。原来世界不是只有教室那么大,春天和秋天,真的可以伸手摸到。

好政策不能止于“放假”,更需做好“放”后的配套文章。时间怎么排?课程怎么调?安全怎么保?都需要统筹。让春秋假真正成为美好假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探索落地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搞“一刀切”,才能避免“闲假”变“忙假”,防止“研学”成“游而不学”。

更长远地看,春秋假期还是一扇观察教育生态的窗口。它提醒我们:教育不是填满孩子的时间,而是点燃孩子的热情;课堂之外、考试之外,同样有知识、有审美、有品格。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澎湃新闻、光明网、湖北日报等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半岛官网 incentive-icons
半岛官网
一屏览山海,网织天下事!
165476文章数 867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