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全国爱牙日
三大误区要避开
三步护牙请收好
平远县人民医院
9 月 20 日是全国爱牙日,
不少人嘴上说着 “要护牙”,行动上却被各种谣言带偏
“乳牙会换不用管”“洗牙会让牙缝变大”“牙齿不疼就没事”
…… 这些错误认知,正在悄悄伤害你的口腔健康。
今天就帮你戳破谣言,再教你 3 个简单步骤,
轻松守护牙齿健康。
一、先破谣言!这3个“护牙常识”其实是误区
误区一:
乳牙会换,蛀了也没关系
真相:乳牙不仅是孩子咀嚼的 “工具”,还能为恒牙预留萌出空间。如果乳牙早早蛀坏脱落,邻牙会倾斜挤占空间,导致恒牙萌出时排列不齐,甚至出现 “双排牙”。而且乳牙龋齿引发的疼痛,会让孩子不敢用患侧咀嚼,长期下来可能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所以哪怕是乳牙,发现蛀牙也要及时治疗。
误区二:
洗牙会损伤牙釉质,还会让牙缝变大
真相:洗牙用的是超声波震荡技术,只会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牙菌斑,不会损伤牙釉质——就像用软毛刷清洁杯子里的茶垢,不会刮花杯子一样。至于 “牙缝变大”,其实是牙结石长期堆积把牙龈撑肿,洗牙后肿胀消退,露出了原本的牙缝,反而能让牙龈恢复健康,减少出血和发炎。建议成年人每年洗1次牙,这是预防牙周炎的关键。
误区三:
牙齿不疼,就不用去看牙
真相:早期龋齿、牙周炎几乎没有症状!龋齿刚开始只是牙釉质被腐蚀,没有疼痛感,等你觉得疼了,细菌已经伤到牙髓(牙神经),可能需要做根管治疗;牙周炎早期只是牙龈轻微出血,若不及时处理,会慢慢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齿松动脱落。所以不管牙齿疼不疼,成年人每6-12个月、儿童每3-6个月,都该做一次口腔检查
二、3步护牙法,每天5分钟就够了
第一步:用对方法刷牙,刷够时间
别再用“横刷法”来回蹭!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很简单:牙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轻轻放在牙龈和牙齿交界处,小幅度水平颤动(每次不超过 1 毫米),再向上(下牙向下)转动刷头,清洁牙齿表面。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早晚各1次,软毛牙刷3个月换1次,避免细菌滋生。
第二步:牙缝清洁别偷懒,牙线是好帮手
牙刷刷不到牙缝里的食物残渣,长期堆积会导致邻面龋齿。每天晚上刷牙后,取20厘米长的牙线,绕在左右手食指上,捏住牙线呈 “C” 形贴合牙齿邻面,缓慢上下移动,把牙缝里的残渣 “刮” 出来。如果觉得牙线难用,也可以选牙线棒,操作更简单。
第三步:漱口收尾,减少残留细菌
最后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漱口30秒,帮助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碎屑和牙菌斑,清新口气。漱口后无需再用清水漱口,让漱口水成分更好发挥作用。
平远县人民医院以第37个“全国爱牙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以“健康口腔”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我们致力于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提升大众口腔保健技能,积极倡导合理用牙、科学护牙、全面护理的理念,引导群众改变重口味饮食习惯,尤其强化家长对“减糖”的重视,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科学控糖的饮食习惯。我们强调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推动“健康口腔从孕期抓起”、“乳牙恒牙协同保护”等先进理念,努力实现儿童“不得龋、少患龋、晚得龋”,做到“无龋早防、有龋早治”。同时,我们倡议每个家庭树立“咬得动、吃得香”的口腔健康新目标,全面提升家庭整体口腔健康水平,让灿烂笑容从“齿”开始。
特此,我院推出【爱牙日福利】——专业口腔机构免费洗牙名额限时开放,仅10个!含口腔检查+超声波洁牙+抛光,给牙齿做次深度清洁,告别牙菌斑、牙结石。预约名额、先到先得。
活动时间:2025年9月20日开始——2025年9月26日截止
平远县人民医院口腔科致力于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口腔服务。科室已开展的项目涵盖牙齿种植修复、牙体缺损修复(补牙)、义齿美容修复(镶牙、嵌体)、口腔颌面部外伤急诊诊治、复杂牙拔除、牙体牙髓治疗、牙周病基础治疗等多个领域。科室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设备引进,现已配备口腔CBCT机、口腔全景牙片机、5台高端牙科综合治疗台、1台种植专用牙椅、高端牙科显微镜、口腔种植机、超声波洁牙机、根管预备机、热牙胶充填仪等一系列先进设备。这些设备的引入,不仅提升了诊疗的精确性和舒适度,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治疗方案。
咨询电话:杨医生13751955855
联系地址:平远县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大楼/3号楼三层)
{医生简介 }
供稿:门 诊
编辑:刘思琪
初审:杨福良
复审:丘永宏
终审:王国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