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康湾”,青岛正在提速。
今年以来,先是康复大学建成启用,后有华大集团在青岛布局的青岛华大健康产业项目、总投资约6.4亿元的山东康复(银发经济)产业园先导区项目启动建设,《青岛市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也于7月正式发布,明确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的发展目标。
9月16日,“中国康湾”建设推进会在青岛高新区举行,会上,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10处拟打造为康养示范片区的优质区域,亮出了“中国康湾”健康居住新生态的空间布局。
继三年行动计划后,青岛要如何将“山海康养名城、活力健康湾区”的“中国康湾”蓝图照进现实?或许此番公布的10个康养示范片区便是先行者。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
自 2019年康复大学择址青岛,这座城市便打开了康养领域的新局面。
而“中国康湾”的目标,于2022年7月由青岛高新区在第七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次年,青岛高新区明确将持续实施“1264”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竞争力的“中国康湾”。
2024年起,“中国康湾”连续两年写入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从积极打造“中国康湾”,到加快打造“中国康湾”,“中国康湾”建设已成为青岛市级层面的发展战略。
到了2025年,青岛的“中国康湾”建设有了具体的行动方案。
5月16日,青岛高新区发布《康复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七项具体行动,打造“中国康湾”产业核心承载区及创新策源先导区。
7月23日,《青岛市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印发,明确到2027年,全市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基本建成高品质健康生活承载地、康复产教融合创新高地、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
以“山海康养名城、活力健康湾区”为目标,青岛将依托康复大学等高能级平台,突出“全域康养、全龄健康”,实施“六新”行动,加速地产、医疗、康养、文旅等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
青岛的“中国康湾”规划,建立在自身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上。
这里山海城湾浑然一体,城市海岸线达800公里,海洋性气候舒适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联合国评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加上我国首座康复领域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康复大学的建成启用,为其提供了强劲的创新动能和产学研高能级平台,发展康复康养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基于此,青岛明确了6类、19项重点任务,提出了实施“六新”行动,构建“好产品、好环境、好服务”发展新生态的战略部署。
而此番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10处拟打造为康养示范片区的优质区域,或许正是率先落实“六新”行动的重要空间载体。
环湾打造10处康养示范片区
从10处康养示范片区的地理位置来看,这些片区环胶州湾分布在青岛的东岸、北岸和西岸城区。
其中,东岸城区包含会场仰口片区和青钢一汽片区;北岸城区涵盖康复大学片区、白沙河片区、惜福镇片区和少海片区;西岸城区则包括山科大片区、朝阳山片区、风河片区和龙湾片区。
这些区域环境优越、交通便利、配套成熟,并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康养功能定位。
例如,会场仰口片区位于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地处崂山东麓,紧临崂山湾,山、海、湾、岛、沙等优质生态资源集聚,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片区将以国际生态健康为发展方向,重点布局大健康、颐养休闲、旅游度假等康养功能。
而康复大学片区则将依托康复大学、康复产业园、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专业园区等核心优势资源,布局教育科研、康复理疗、康体娱乐、颐养宜居等多种功能业态,打造“产、学、研、医、康、体”深度融合的“中国康湾”核心发展区、康养创新策源地。
在青岛实施的“六新”行动中,“打造健康居住新生态”被列为三年行动计划的首要任务,因而许多片区也将打造品质化康养社区纳入未来规划。
其中,依托片区内完善的医疗护理、老年教育、生活起居等康养服务设施,青钢一汽片区将推动康养与教育功能融合发展,打造成为主城区核心区域的高品质康养宜居社区;山科大片区将充分利用医疗、高等教育等资源优势,打造近山低密的高品质康养社区;龙湾片区则将充分发挥琅琊台风景区区位优势,规划打造山海特色的康养宜居社区。
实际上,青岛已有多个康养项目“名声在外”。
依托藏马镇这个“公园小镇”而建设的旅居康养特色项目——隆海健康产业集团颐养社区项目,是专业化家庭式养老社区的典范;入列已建小区嵌入康养服务功能改造提升典型案例的瑞源·名嘉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盘活了本土房企瑞源控股;作为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首个落地项目的的新华锦长乐·小蓬莱康养社区项目,则于今年3月入选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年宜居养生委员会公布的全国旅居康养基地入库名单。
而在满足人们宜居、宜养品质生活需求同时,各大片区对多维业态的布局,也成为青岛推动康养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力量。
首先是基于高端康复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布局的康复医疗领域,位于高新区的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已集聚相关企业1000余家;逢时海洋医药研创产业基地、国药生命港等一批高新项目也在青岛相继落地。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青岛在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将支持崂山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高新区、上合示范区等,布局发展康复机器人、智能康复器械等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建设康复康养细分领域特色园区。加快培育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规划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此外,依托于特色山海资源、非遗文化等,各片区也将错位发展温泉康养、海岛康养、疗愈康养、森林康养、中医康养等旅居康养服务,突出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功能,实现多业态的跨界融合。
在这期间,康复大学片区不仅在业态创新、产业集聚等方面优势明显,也将充分发挥创新平台效应,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康复康养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全国康复产业领域发展储备实践型、技能型的创新人才。
以10处康养示范片区为引领,青岛“中国康湾”的建设有了明晰的注脚,但这只是青岛布局的起点。到2027年,当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蓬勃之时,这十大示范片区沿胶州湾串起的康养产业链,或也已经推动“山海康养名城、活力健康湾区”从蓝图成为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