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号早上刷手机,眼睛直接被《731》的票房数据晃了一下。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影片上映仅1小时票房就破1.4亿,还顺手拿下中国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在内的10个纪录。更亮眼的是,这个速度比2021年《长津湖》首映日同期快了近30%——要知道《长津湖》当年火到一票难求,现在《731》直接把这个纪录往前提了一大截,光是看着数字都能感觉到影院里的热闹劲儿。
打开朋友圈更有意思,满屏都是晒《731》票根的。有人配文“必须看,没理由”,有人说“特意调了闹钟抢9点18分的场”,还有人发了张影院坐满人的照片,文字就俩字“值得”。转头点开评论区,画风直接急转弯。有人敲着键盘说“这种烂片免费让我去我都不去”,还有人阴阳怪气“票房高不就是蹭题材热度,换个别的历史题材照样能卖钱”。一边是挤着抢票的热闹,一边是连看都不想看的嫌弃,这两边的态度差得能装下一艘航母。
影院里的场景跟评论区完全是两个世界。好多影院把《731》的第一场定在上午9点18分,屏幕亮起来时,先跳出“警钟长鸣”四个大字,原本还在小声聊天的观众瞬间安静。整场电影下来,没人中途离场,连爆米花袋子的响声都很少听见。散场的时候更特别,灯亮了好几分钟,还是没人起身,前排一个阿姨掏出口罩擦脸,才发现口罩早被眼泪浸湿,连鬓角的头发都粘在脸上。
主演李乃文后来去路演,说起第一次看片的经历,自己都忍不住红了眼。他说看到一半就忍不住掉眼泪,不是演的,是真被里面的情节戳到了,有时候镜头晃过受害者的细节,都得别过头缓一会儿才能接着看。导演赵林山更拼,据公开报道,他为这部电影准备了13年,带着团队跑遍好几个国家的档案馆,翻那些积了灰的旧档案,有时候一页纸要反复看好几遍,就怕漏了任何一个能还原历史的细节。他们不是在拍普通电影,更像是在帮那些没机会说话的受害者,把当年的遭遇讲给现在的人听。
可就是有人不理解。除了说“免费不去”,还有人说“拍这种沉重的电影干嘛,看完心里堵得慌,还影响心情”。更有人直接说“过去的事就该翻篇,老提这些破事干嘛,显得咱们多惨似的”。这些人吐槽的从来不是电影拍得好不好、镜头有没有瑕疵,是觉得“这种历史没必要拿出来说”,甚至隐隐透着对自己国家历史悲剧的不耐烦。就像家里爷爷跟孙子讲以前挨饿的日子,孙子却皱着眉说“别说了别说了,听着就烦”——不是爷爷讲得不好,是孙子根本没明白,那些“烦人的故事”,是爷爷真真切切饿过的肚子、受过的苦。
之前《金陵十三钗》上映时,也有过类似声音。有人说“太压抑了,看完好几天都缓不过来,不如看个喜剧开心”,但大多数人还是走进了影院。那时候大家都懂,这种电影不是为了卖惨,也不是为了赚眼泪,是为了给逝去的人留个念想,让活着的人别把这些事忘了。
现在不一样了,有些人心气儿变得特别浮。总觉得“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提它干嘛”,却忘了翻篇的前提是“记住”,不是“忘记”。就像咱们小时候打碎邻居家的玻璃,得先记住自己犯了错,跟人家道歉、赔偿,才能往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要是转头就把打碎玻璃的事忘了,下次保准还会犯同样的错。历史也是一样,要是把当年的苦难都忘了,怎么能保证以后不再受类似的委屈?
《731》的票房能这么高,根本不是什么“题材红利”。要是大家都不在乎这段历史,谁会特意调闹钟抢9月18号的票?谁会在工作日的上午,放下手里的工作去影院坐两个小时?那些走进影院的人,不是为了看多么精彩的剧情,也不是为了看哪个明星的表演,是为了告诉自己“这些事不能忘”,是为了给80多年前那些没来得及说一句“疼”的受害者,递上一份“我们记得”的承诺。
那些说“免费都不去”的人,不是对电影有意见,是对“记住历史”这件事没概念。他们觉得那些受害者的苦难跟自己没关系,觉得9月18号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觉得“警钟长鸣”只是四个没意义的字。可他们忘了,现在能安安稳稳坐在家里刷手机、看电影,能不用担心明天有没有饭吃,能在周末跟朋友出去逛街,都是当年那些人用苦难换回来的。要是没有当年那些人的坚持,没有那些人用生命守护的东西,现在的日子可能根本不是这样
之前看到有人说“看这种电影是在消费苦难”,这话听得人心里发堵。什么叫消费苦难?要是连提都不能提,连看都不能看,才是真的对不起那些受害者。那些在731部队里受尽折磨的人,他们不是数字,不是历史书上的一句话,是有名字、有家人、有过梦想的普通人。他们当年没能好好活着,没能看到现在的好日子,我们现在走进影院看这部电影,只是想替他们看看,只是想告诉他们“我们没忘”,这怎么能叫消费苦难?
电影散场的时候,看到一个爸爸牵着大概七八岁的儿子往外走。儿子仰着头问“爸爸,刚才电影里的人为什么那么可怜啊”。爸爸蹲下来,摸了摸儿子的头说“因为他们当年遇到了坏人,受了很多苦,我们现在记住他们,是为了不让坏人再欺负我们”。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拉着爸爸的手说“那我们下次还来看这种电影好不好,我想记住他们”。那一刻突然觉得,不管评论区有多少不好听的声音,只要还有人愿意走进影院,还有人愿意把这些事讲给孩子听,这段历史就不会被忘记。
开头那1.4亿的票房,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是无数人用行动在说“我们记得”。那些晒票根的朋友圈,不是在跟风炫耀,是在表达“这些事该记着”。评论区的那些负面声音,也不是单纯的吐槽,是在提醒我们,还有人没明白“记住历史”的意义。这部电影的争议从来不是“好不好看”,而是“该不该记”。只要还有人愿意记着,那些80多年前没来得及说话的受害者,就不算真的离开。只要还有人愿意走进影院,这段历史就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不会被时光慢慢冲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