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教育培训部与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共同主办的“国际标准认证与人才培养论坛”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作为2025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世界大会的重要专题论坛之一,聚焦全球供应链标准本土化与人才培养国际化,吸引了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及行业协会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任豪祥、IFPSM秘书长Marina Lindič,IFPSM GS全球标准委员会主席Michael Bevis等主要领导出席本次论坛。
论坛由厦门华厦学院常务副校长、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陈民伟和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傅海威共同主持。
厦门华厦学院常务副校长 陈民伟
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傅海威
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任豪祥首先致欢迎辞。他强调,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与供应链发展与产业人才培养。他指出, IFPSM全球标准认证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国际通用的“金标准”,中国已有四所高校五个专业成功通过认证,标志着中国物流与供应链教育国际化取得重要进展。未来将继续深化与IFPSM合作,推动更多院校参与认证,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应用。
中国物流学会会长 任豪祥
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全球标准委员会主席Michael Bevis致辞并发表了题为“全球标准与采购供应链管理的未来”的主旨演讲。他深入阐述了全球标准与行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介绍了全球标准的发展路线图及其在个人、地区、国家和国际层面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Bevis主席强调,IFPSM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实施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全球标准》(GSPSM),为全球采购、物流和供应链专业人才培养设定了卓越的质量基准。该标准目前已获得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及地区的互认,通过透明、开放、公正的认证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和知识体系发展。他表示,全球标准委员会将持续推动认证体系建设,培育新一代专业人才,引领行业迈向更加光明可持续的未来。
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全球标准委员会主席 Michael Bevis
IFPSM高级行政主管Saana Rantanen女士在题为“全球认证的新时代:现状与展望”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全球认证体系正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她指出,通过国际协作建立的共同标准,使全球从业者能够跨越国界无缝协作,形成更强大、高效和具有韧性的供应链社区。 Rantanen女士特别强调,IFPSM作为由40多个国家协会组成的平台,为分享最佳实践提供了重要支撑。她认为,全球证书不仅保证了专业人才的知识基础达到国际水准,更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共同语言。她赞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推动国际认证方面展现的领导力,并期待更多国家加入这一国际合作进程,共同推动供应链行业朝着“链接世界,合作共赢”的目标迈进。
主题演讲 全球认证的新时代:现状与展望
IFPSM高级行政主管 Saana Rantanen
中物联教育培训部国际项目办公室主任黄颖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IFPSM GS认证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与本土化实践。他介绍,中物联作为IFPSM在中国区的唯一授权代表,已建立起完整的认证实施体系,包括院校申请、初审、签约、预评估、正式评估等标准化流程。黄颖指出,通过认证的院校将获得课程互认、师资培训、国际案例库共享等多重权益,学生可同步获得中物联能力等级证书与IFPSM国际证书。他还重点展示了中物联开发的“中物灵境”大模型在智能教学、AI助教、虚拟实训等场景的应用成果,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国际认证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中国的认证实践为亚洲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例。
主题演讲 GS认证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与本土化实践
中物联教育培训部国际项目办公室主任 黄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庞燕教授作为IFPSM GS认证审核员代表,以“解锁全球供应链人才‘通行证’”为主题发表演讲。她指出,该认证通过课程优化、实践强化和师资提升等多维度赋能高校人才培养,有效解决学用脱节问题。庞教授通过详实的案例,展示了认证在提升就业竞争力和专业声誉方面的显著成效,呼吁更多高校融入国际标准,共建供应链人才新生态。
主题演讲 解锁全球供应链人才‘通行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IFPSM审核员代表 庞燕
北京物资学院供应链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张栩凡分享了该校作为全国首个通过IFPSM GS认证的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建设经验。该校通过课程体系国际对标、“三课堂”融合教学模式和创新竞赛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认证带来显著成效,毕业生中80%进入QS百强高校深造,97%实现高质量就业,85%就职全球500强企业。该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供应链人才培养标准升级。她表示,认证过程促进了教学团队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推动了产教深度融合。未来学校将继续与全球教育界和产业界合作,共同推动供应链人才培养标准的持续提升。
主题演讲 IFPSM GS认证助力专业建设实践分享
北京物资学院供应链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 张栩凡
南京晓庄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王小波分享了“教学做合一”理念与IFPSM认证融合的创新实践。学校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国际认证标准有机结合,构建了“做-共育-师德”三维驱动模型,通过真实产业项目激活认证标准,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院推动能力指标行动化,将IFPSM的六大能力域转化为实战任务,帮助学生获得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二等奖和两项发明专利。通过“双向挂职”机制和企业导师深度参与,打造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生态,培养既具国际视野又深谙本土实践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创新模式为国际认证标准本土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国际标准融合的卓越成效。
主题演讲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引下的IFPSM认证实践与人才共育生态构建
南京晓庄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 王小波
香港物资采购与供销学会会长吴惠群教授以“数字化时代的全球采购专业人才的发展与挑战”为题发表演讲。他深入分析了在VUCA时代背景下,供应链人才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他指出,数字化转型正深刻重塑供应链格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吴教授还分享了IFPSM GS标准在供应链可视化、追溯性和互操作性方面的应用实践,以及RFID等物联网技术在提升供应链效率方面的创新案例。他呼吁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具备数字化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全球视野的新一代供应链专业人才。
主题演讲 数字化时代的全球采购专业人才的发展与挑战
香港物资采购与供销学会会长 吴惠群
本次论坛上,对在IFPSM GS认证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审核员进行了表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庞燕教授荣获“年度优秀审核员奖”;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主任刘伟华教授以及北京物资学院副校长张旭凤教授荣获“最佳贡献奖”。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任豪祥与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全球标准委员会主席Michael Bevis共同为获奖者颁奖。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获奖者在供应链标准认证领域的卓越成就,更体现了行业对专业化、国际化认证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获奖者的工作成果为行业树立了质量标杆,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创新的实践方法,为推动全球标准本土化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审核员颁奖仪式
本次论坛正式发布了《IFPSM GS认证白皮书(2025)》。该白皮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四所高校五个专业通过IFPSM GS认证的实践成果与宝贵经验。白皮书显示,IFPSM认证有效推动了高校在课程体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国际竞争力等关键维度的提升。通过认证实现了学历与行业证书互认,为学生提供了国际通行证。白皮书还提炼出可复制的优秀实践案例,为国内高校提供了重要参考,标志着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育与国际标准接轨取得重要进展。
IFPSM GS认证白皮书发布仪式
本次论坛通过深入探讨国际标准认证与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为推动中国供应链教育的国际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向。未来,各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培养具备全球视野、数字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供应链专业人才,为全球供应链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关背景】
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IFPSM)于1974年由欧洲采购联盟和美洲国际采购联盟合并而成,是一个非政治性、非盈利性、独立的国际组织,是政府采购、企业采购、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最具权威的组织,在全球拥有45个国家及地区采购与供应协会会员,涵盖25万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IFPSM致力于采购与供应管理领域知识的开发与推广,通过提升竞争力改善会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广泛的影响。IFPSM定期举办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世界峰会,1977年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第一届,中国于2005年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IFPSM世界大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并讲话。
IFPSM GS认证是基于全球标准委员会(GSB)专门开发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能力全球标准》(GSPSM),该标准涵盖采购、物流、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相关知识、素养与技能。全球标准委员会(GSB)将按照标准设定的条件要求评估全球相关教育和培训项目,符合条件要求的项目将获得IFPSM GS认证。目前加入IFPSM GS专业认证互认的国家及地区有美国、加拿大、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法国、瑞士、中国、爱尔兰、印度、菲利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及中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项目认证在联盟内得到互认。从2017年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物流师、采购师、供应链管理师和1+X物流管理、1+X供应链运营等多个认证项目陆续通过IFPSM GS认证,取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认证的人员可以申领IFPSM国际证书。之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启动院校物流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专业三个专业的国际认证项目,2020年,北京物资学院采购管理专业成为国内首个通过IFPSM GS专业认证的专业。
单位简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前身是国家物资部。政府授予中物联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项职能,与国家统计局共同发布采购经理人指数(简称PMI),组织开展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参与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划相关工作,是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是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单位、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和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
教育培训部(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是中物联直属部门,承担物流行业人才培训认证工作,开展物流师、采购师、供应链管理师等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等级认证和联合国ITC项目培训与认证;承担教育部物流教指委和物流行指委秘书处工作,承担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是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5家培训评价组织之一,是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是首个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国家级行业协会培训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人资委”)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设专业委员会之一,人资委主要工作包括深入研究物流业人才需求与供给状况,提供政策建议,制定物流与供应链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建设和完善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养体系、知识体系和标准体系,推动行业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开展咨询服务,助力物流与供应链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教育研究院(“研究院”)是中物联从事物流与供应链领域教育理论创新、专业咨询与院校服务的研究机构。研究院依托中物联平台优势、组织优势和专家智库优势,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深耕物流与供应链教育理论创新和典型实践,推动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的业务范围是:开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承接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研究课题;开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工作;为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数字化、定制化项目咨询与服务。
中物灵境是在物流教指委和物流行指委的指导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经过3年的投入与研发,于2024年9月推出的首个物流、采购与供应链领域教育与培训人工智能专用大模型。目前中物灵境已经应用在中物联物流师、采购师、供应链管理师、碳排放管理员等多个认证项目的培训认证中,学员可以借助中物灵境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并赋能个人职业成长;多所高校依托中物灵境在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构建、AI助教、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开展实践应用;中物联还与多个央国企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合作,为行业和企业的大模型提供知识底座和技能底座。用户可以通过cflp.ai访问中物灵境及相关应用。
更多内容请扫码咨询AI助手
{"标题":"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