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无名川》是197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
影片根据郑直的同名小说改编。郑直抗美援朝时在铁道兵团第一师任宣传干事,以铁道兵英雄杨连弟、史阜民等为原型,于1964年创作了小说《时间颂歌》,后改名《激战无名川》。小说出版后反响强烈,被改编成连环画、话剧等,各大电影厂也计划将其改编为电影,最终由八一厂拍摄。
连长郭铁一角,导演本属意时任八一厂副厂长的王心刚,但他当时在拍《南海长城》且觉得自己不适合演年轻人,于是他和《侦察兵》导演李文化共同推荐了北影厂演员关长珠。关长珠因在《侦察兵》中饰演民兵队长孙诚给王心刚留下深刻印象,且相貌俊朗,有“小王心刚”之称,最终获得该角色。
影片在吉林省一个偏僻山沟拍摄,那里人烟罕至,驻扎着两个铁道兵连队。拍摄时正值开春,但气温极低,最冷时达零下40摄氏度。为让军装挺括,演员不能穿太多衣服,关长珠曾感觉呼吸时牙根都疼,连眼药水都被冻住。
铁道兵5811部队(铁三师11团)大力协助拍摄,战士们在吉林桦甸的深山沟里临时搭建了一座铁路大桥,并按影片要求做成炸毁前、炸毁后等各种模型,为影片拍摄提供了真实的场景支持。
拍摄郭铁带头灭火一场戏时,原定的倾斜横撑木浇油点火后,关长珠按战士示范动作滑下时悬在半空,眉毛还被烧着。后来改为直立柱子,一面点火,关长珠双臂抱住立柱滑下才顺利完成拍摄,呈现出惊险刺激的镜头效果。
片中郭铁用活动螺丝扳手固定钢轨确保列车通过的情节,是根据史阜民抢修满浦线33公里桥的真实事迹改编。轻机枪打下轰炸机的情节也有现实依据,当时“汉阳造”步枪有效射程达800米以上,在抗战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有用步枪打下飞机的战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