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在了,家就像突然被抽掉了主心骨的老房子,看着还在那立着,可风一吹,梁都吱呀响。
以前逢年过节,热热闹闹一大家人,爹妈坐在中间,这个叫“姑”、那个喊“舅”,酒杯一碰,亲情好像浓得化不开。可老人一走,你再试试?电话少了,问候没了,连以前年年上门拜年的亲戚,路上撞见都恨不得低头刷手机假装没信号。
这话说出来有点冷,但人得现实点。爹妈在,他们是纽带,是桥梁,是把这一大家子人拴在一起的那根绳。他们不在了,有些亲情,该散也就散了。尤其有几种亲人,我劝你,不走动反而清净,日子过得还舒心些。
头一种,叫“算盘打得比计算器还精”的亲戚。
这种亲戚,眼里看的不是人,是利。爹妈在的时候,他们上门拎一箱牛奶,能换走一箱水果外加一顿好饭,临走说不定还能“借”走点急用钱。等老人不在了,他们一看从你这捞不着啥油水,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你找他帮忙,他说“最近忙得脚不沾地”;他找你办事,那恨不得半夜敲门都理直气壮。我有个老友,他姑就这样。他爹去世后办后事,姑姑一来就先问“遗嘱怎么写的?老家房子归谁?”,磕头没磕完,心思早飞房产证上了。后来发现老友是唯一继承人,脸拉得比驴长,从此再没登过门。
这种亲人,不断还等啥?等着他把你当人肉计算器吗?
第二种,是“一年到头不联系,一开口准没好事”的。
平常微信好友列表里躺尸,朋友圈点赞都舍不得给你一个。突然某天一个“在吗?”弹出来,准不是结婚、生孩子、就是手头紧想借钱。你把当他亲人,他把你当移动钱包和免费工具人。
你费心费力帮他一把,他事后一句“谢谢”都说得勉强,下次有事继续来“敲门”。等你需要搭把手的时候?人影都找不着。我单位以前一同事,他舅就这号人。平时从不走动,一到儿子要买房,首付差五万,电话打过来比外卖小哥还勤快。我同事心软,凑了钱借他。结果自己孩子后来上学择校,想找这舅妈(她是老师)问问情况,电话拨过去,人家哼哈两句就说“开会呢”,啪,挂了。
你说,这还走个什么劲?热脸贴冷屁股,贴久了心也会凉。
第三种,是“见不得你好”的亲人。
这种最伤人。你落魄时,他躲着你,怕你沾上他;你稍微过得顺点,他浑身不舒服,话里话外酸溜溜的。你买房,他说“哎哟现在房价虚高,小心成接盘侠”;你升职,他讲“现在这公司领导眼力不行啊”;你孩子考个好学校,他来一句“现在学霸出来也是打工的命”。
总之,你干啥他都得泼点冷水,好像你过得比他好,就犯了大忌。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相对剥夺感”,说白了就是“你可以过得好,但不能比我好”。有些亲人,还真就专门把这心态用自家人身上。我邻居大爷有个侄女就这样,每次家庭聚会非得明褒暗贬挤兑人一番,后来大爷干脆家族聚餐都不去了,他说“我吃顿安稳饭比听她念酸经强”。
远离这种人,不是小气,是自我保护。不然哪天你被负面情绪压垮了,他还站旁边说风凉话呢。
第四种,是“永远把你当小孩”的长辈。
有些叔伯姨姑,习惯了你小时候跟在他后面转的样子。哪怕你四十岁了,在他眼里你还是那个“不懂事、没经验、啥都得听他的”小屁孩。你的人生选择,他指手画脚;你的家庭决策,他百般干涉。嘴上说“为你好”,实则要你全按他的心意活。
我认识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她小姨就这样。大姐想换工作,小姨说“稳定最重要别瞎折腾”;大姐孩子要学美术,小姨说“没出息,必须学理科”;连大姐买件新衣服,小姨都得点评“这颜色太艳不像话”。
爹妈在时还能帮忙挡挡,老人一走,这种长辈更觉得自己“有权”教育你。跟他们相处太累,你永远得不到尊重和平等对话的机会。
第五种,是“只有单方面付出”的亲人。
亲情也得有来有往,就像跳交谊舞,你进一步,我退一步,才跳得下去。但有些亲人,永远只在原地站着,等你进,等你付出,等你主动。你每年过年去拜年,他从不回访;你记得他生日,他忘了你姓啥;他家有事你跑前跑后,你家有事他装聋作哑。
时间长了,谁都会累。我老伴她一个远房表哥就这毛病。十几年了,都是我们去看他,他从来没说过来我们家坐坐。后来我老伴也寒了心,说“算了,这亲戚是单行道,咱不掉头了,直接靠边停车吧”。
第六种,最特殊,是“曾经伤害过你或你父母”的亲人。
旧账之所以是旧账,是因为没算清楚,或者算清楚了但伤疤还在。有些亲人,过去做过对不起你家的事,欺负过你父母,占过你家便宜,甚至在你父母晚年需要人时躲得远远的。
现在老人不在了,他们或许年纪也大了,想装作没事人一样重新走动。但对不起,有些原谅不是必须的。
我爹生前和他一个堂弟因为祖屋宅基地闹过很大矛盾,对方说话很难听,把我爹气得住院。后来爹走了,那堂弟老了,想缓和关系,托人带话想来看看。我直接回绝了。不是我记仇,是我得对得起我爹受的那些委屈。亲情不能成为道德绑架的绳子。
说这么多,不是劝人冷血无情、六亲不认。
好亲戚当然有,那些真心疼你、帮你、雪中送炭的亲人,爹妈不在了更要珍惜,得多走动,当自家父母一样孝敬。但上面说的这六种,真没必要勉强自己。
人活一辈子,时间精力就那么多,何必浪费在消耗你的人身上?
爹妈走了,咱们更得学会看清人、把真心留给值得的人。剩下的,面上过得去就行,不走动,反而少生点气,多活几年。
这道理,六十岁才懂,也不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