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概要
- CBA宣布下调房贷利率!
- 周五起!Centrelink福利金上调
- 澳洲七旬龄劳动人口持续增长
- 八月份减少5400个工作岗位失业率稳定增央行减息机会
- 美国对澳牛肉需求大幅攀升
- 维州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翻倍的广告宣传
- Bendigo退出竞购汇丰澳洲业务
- 2025澳洲高校专业排名曝光,最好就业与高薪专业全在这
1
CBA宣布下调房贷利率!
澳洲联邦银行(CBA)在澳联储公布下次利率决策前数周,率先下调固定房贷利率。
CBA将新两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下调至4.99%,适用于符合资格、本息偿还的自住 业主。
不过,要满足资格,客户的贷款价值必需低于70%。借贷者还必须符合CBA财富套餐的资格,该套餐的最低贷款额度为15万澳元。
对于希望在CBA锁定定期利率的业主,搭配财富套餐的两年期固定利率为5.44%起。
标准的两年期固定利率为5.59%。
搭配财富套餐的三年期固定利率为5.34%起,四年期为5.79%。
对此,CBA的一名发言人表示:“在CBA,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自信的应对购房之旅 ——提供多样化的贷款选择,并辅以专家指导和智能数字化工具。”
在此之前,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于上月底“大幅下调”固定利率,使其成为自 2023年利率达到最高水平以来,首家向客户提供利率低于5%的主要银行。
该行将两年期固定利率下调70个基点至4.89%。
对于希望锁定一年期固定利率的客户,Westpac则下调50个基点至5.19%。
目前市场上最低的固定利率为4.69%。
CBA预测,今年澳联储可能只会再降息一次。
该行的Belinda Allen表示:“随着整体经济呈现出韧性迹象,消费者重回更稳固的状态,我们认为澳联储没有必要走得更远。”
“我们仍预计11月会有一次降息,但9月将按兵不动。”
2
周五起!Centrelink福利金上调
本周五,超过500万澳洲人将迎来Centrelink福利金上调。相关款项将于9月20日起自动发放,不需要额外申请。
根据政府制度,Centrelink福利每年会调涨两次,以跟上通胀及生活成本的变化。以下为你梳理具体调整情况,看看你是否在受益人群之列。
新的养老金标准中,单身人士每两周补贴增加29.70澳元,夫妇每人每两周补贴增加22.40澳元。
澳洲卫生与福利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约有280万65岁及以上人群在领取收入补贴,此次调整将影响大量澳洲人。
若你与伴侣组成家庭,且仅一方符合补贴领取条件,仍会按家庭单位进行资格评估。
与养老金调整幅度一致,领取最高标准单身护理补贴(Carer Payment)的人士,每两周也将多获29.70澳元。
从9月20日起,领取全额单身残疾支持补贴(Disability Support Pension)的人 士,每两周补贴同样增加29.70澳元。
要符合护理补贴领取资格,你需为他人提供持续护理至少6个月,或为生命末期人士提供护理。
租房补贴(Rent Assistance):单身合租者最低增加2.27澳元,有子女的家庭最高增加约4.48澳元。
求职者补贴(JobSeeker)与高等教育支持补贴(ABSTUDY):根据领取者是否有伴 侣、是否单身、是否抚养子女或年龄情况,补贴增加幅度在11.40澳元至16.20澳元 之间。
育儿补贴(Parenting Payment):根据家长是否有伴侣或是否单身,补贴增加约 11.40澳元至16.20澳元。
疫情期间维持在低水平的认定利率,将开始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这意味着,政府在计算你养老金或福利金额时,会以新的规则推算你储蓄或投资所得收入。
从9月20日起,单身人士6.42万澳元以下的金融资产、家庭10.62万澳元以下的金融资产,认定利率为0.75%;超出上述金额的资产,认定利率为2.75%。
此次补贴调整将完全自动生效。如果你正在提交新的补贴申请,将直接按照此次调涨后的新标准发放金额。
福利金额会根据你的收入、资产、家庭情况等多项因素评估。
如有变更,一定要及 时告知Centrelink,以免补贴受影响。
3
澳洲七旬龄劳动人口持续增长
一支准备在七十多岁仍坚守岗位的无视年龄的工人队伍正在部分改变澳洲劳动力结构,并为雇主提供新的劳动力来源。
毕马威(KPMG)周四发布的研究显示,如今仍在继续有偿工作的70 岁男性比例已从2004 年的10% 上升至25%。约有10% 的七十多岁男性仍在工作。
自2014-15 年以来,男性的预期退休年龄上升了2.2 岁,达到67 岁;女性则增加1.1 岁,至65.3 岁。
养老金(pension)领取年龄在2017 至2023 年间由65 岁逐步提高至67 岁,但研究所指的预期退休年龄还考虑到那些主动选择继续工作而非完全退休的人群。
KPMG 城市经济学家罗恩斯利(Terry Rawnsley) 指出,虽然养老金领取年龄的提高影响了部分人,但更多人是出于主动选择,愿意在官方退休年龄之后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
他说,超龄工人的增长并非2023-24 年生活成本压力下的短期现象,而是一种长期趋势,表明退休概念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数据显示,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在七十多岁时继续工作。 70 岁以上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就业或求职人口比例)自2014-15 年的5% 上升至9%,男性则从11% 提升至14%。
罗恩斯利表示,工作性质的变化部分解释了这一转变,例如70 岁时打开笔记本电脑比在建筑工地搬砖要容易得多。
艾伯特政府曾计划将退休年龄提高到70 岁,但在莫礼逊就任总理后不久被废止,原因之一是担心会迫使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年长男性重返岗位。
罗恩斯利还指出,疫情也影响了退休与就业计划。疫情结束后,一些原本推迟出行的人选择立即开始长期旅行,导致预期退休年龄一度下降。
他说,这些超龄工作的人在完成旅行后又重返劳动力市场,这也解释了澳洲年长人群劳动参与率的上升。
疫情期间,远程办公的比例显著增加,但部分雇主随后要求员工重返办公室。罗恩斯利提醒,这可能对有意继续工作的年长者构成挑战。
他说,远程办公的普及让许多处于专业岗位的年长澳洲人意识到,他们可以选择半退休,以兼职方式继续参与工作。如今,很多人能够享受半退休的奢侈:他们可以通过灵活的兼职工作补充退休储蓄,过上更舒适的生活,甚至支持子女和孙辈。
4
八月份减少5400个工作岗位
失业率稳定增央行减息机会
这个国家的就业市场在8 月份意外减少5400 份工作岗位,从提振了年底前澳洲央行再次降息的前景。
澳洲统计局(ABS)周四公布的最新就业数据,弱于此前市场预期增加21,000个工作岗位。
尽管就业人数减少,但劳动参与率(有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成年人比例)从7 月份的67% 降至66.8%,使8 月份失业率仍稳定在4.2%。
上个月就业岗位的减少,是由全职工人减少40,900 人造成的,而兼职就业人数增加35,500 人仅部分抵消了这一流失。
尽管过去一年失业率逐渐上升,但与历史相比,劳动力市场仍然健康。尽管失业率有所增加,但就业不足率在过去12 个月中下降了0.5 个百分点,减至5.7%。
澳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亨特(Sarah Hunter )周二表示,就业市场「非常接近充分就业」,央行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失业率将稳定在4.3% 左右。
由于就业市场接近平衡,通胀接近目标,金融市场预测到2026 年年中央行只会再降息一到两次。交易员认为,在央行货币政策董事会11 月3 日至4 日的月度会议上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为90%,使现金利率降至3.35%。
央行行长布洛克(Michele Bullock )上个月表示,她希望确保就业市场强劲,但又不会强劲到可能导致通胀上升。
她说:「如果你最终遇到一个非常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并且你最终会得到相当强劲的工资增长,因为企业相互竞争工人……它使提高价格变得更容易,因此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5
美国对澳牛肉需求大幅攀升
澳洲牛肉市场近期出现前所未见的热度,尤其是加工用「瘦牛肉」出口到美国需求大幅攀升。
据澳洲肉类与牲畜局(MLA)公布,澳洲全国加工牛价格指标首次突破每公斤390澳分,年增幅高达32%。
MLA 全球供应分析师杰克逊说, 目前全球瘦牛肉(lean beef)供应极度吃紧,美国牛只屠杀量持续下滑,为澳洲牛肉出口供给提供重大利好。
美国目前正面临牛只产量大幅萎缩的现况,牛群规模缩减导致国内供应紧张,进而驱动进口需求激增,而澳洲因具备稳定生产与较低对美出口关税优势,成为美国补足瘦牛肉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Steiner Consulting Group的分析报告,美国对于「瘦牛肉」的价格持续上扬,即便终端消费者需支付创纪录的高价,其需求并未因价格涨势而明显放缓。
目前美国牛只饲养与育成的成本极高,使得重建牛群成为高风险投资。而受惠于国际环境变动,澳洲牛肉出口尤其对美国的业务急速扩张。
今年1月至7月,美国进口了15亿公斤牛肉,其中巴西是最大的供应国,其次是澳洲,不过美国此后对巴西进口牛肉征收50%的关税,导致牛肉贸易几乎陷入停滞,而2025年,澳洲对北美(美国及加拿大)的牛肉出口量年增约30%,其中对美出口在七月更较去年同期成长12%。
Cattle Australia组织的执行长埃文斯说, 美国市场对澳洲「瘦牛肉」的需求正变得「至关重要」,澳洲供应商若能稳定提供高品质牛肉,将可持续巩固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地位。
澳洲经济学家也认为,澳洲在这波全球牛肉供应紧缩背景下,处于有利地位,有望维持对美出口的成长势头。
尽管目前澳洲牛肉出口创下亮眼成绩,但分析师也提醒,全球牛肉市场极具波动性,受干旱、疫情、贸易政策与运输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澳洲供应商若过度依赖美国市场,未来若美国牛群重建成功、或贸易政策转向,可能出现需求反转风险。此外,澳洲政府近期放宽对美国牛肉进口的检疫与生物安全限制,使双边贸易弹性增加,但同时也引发部分国内业者对于生物安全与市场竞争压力的担忧。
6
维州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翻倍的广告宣传
随着中国的中产自大流行以来首次重拾对国际旅行的兴趣,维州发起了价值4300万澳元的广告展,旨在未来四年让来访的中国游客人数翻倍。
周三晚在上海华道夫酒店举办的盛大活动中,州长艾伦披露了这一广告宣传的内容,而相应的广告牌细节已经竖立在上海街头。
将在全球旅游市场的“每一点不同”的广告宣传集中关注重新把中国游客同墨尔本以及维州城镇相连,提振维州继之其他教育之二的第二大出口服务业。
品牌大使是曾在墨尔本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学习的前华语流行男团成员和电视台演员吴尊。
去年有41.1万中国人访问维州-比前一年增加23% – 并给当地经济带来了29亿澳元的收入,但这些数字仍然低于关闭前。
艾伦本周在北京宣布的维州中国战略预测到2029年将有近80万中国游客至少今晚在维州。
这种新活动的推出正值中国夏季伊始启动世界旅行及旅游理事会4月报告预计本季度中国出境度假的人数将最终超过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疫情期间,澳大利亚对所有游客关闭了两年之久,在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关闭了国际机场,禁止非澳大利亚公民入境。澳大利亚过去三年保持开放,但中国人对境外旅行仍持坚定态度。
但如今旅行热情似乎正在消除人们对病毒的残余恐惧。《环球时报》上个月报道称,今年旅行社夏季旅游季的预订量较去年翻了一番。
根据维州政府数据,2023-24年度湖南省为该州经济贡献了217亿,并支持了超过20万个工作岗位。一直在跟踪中国国际旅行复苏的访问情况维多利亚州政府资助的广告宣传活动将对本州的旅游经济产生必然影响。
新的旅游宣传活动正值深圳航空和香港航空计划开通更多直飞墨尔本的航班之前。
7
Bendigo 退出竞购汇丰澳洲业务
消息人士称,Bendigo Bank 预计不会参与汇丰(HSBC)澳大利亚银行业务的拍卖,这使离岸放贷机构成为收购该资产的最大热门。
据悉,汇丰的当地银行业务正由花旗(Citi)负责出售准备。市场人士表示,Bendigo 对汇丰资产缺乏战略兴趣;亦有人质疑其融资能力:Bendigo 目前市值约 73 亿澳元,而汇丰不太可能接受 Bendigo 的股票对价。
也有人认为,从战略上看,若 Bendigo 参与竞购,可快速扩张体量,完成其挑战澳洲四大行的抱负。此前,Bendigo 在Suncorp Bank 的竞争中输给 ANZ,无缘该资产被视为一次重大挫折。
《DataRoom》获悉,花旗投行团队正为出售做准备,而汇丰仍未最终决定拟处置的资产范围。一种可能是,出售范围不只零售业务,还包括企业银行业务。
潜在买家方面,日本与中国的银行被视为有力竞购方,荷兰 ING 也在候选之列。对境外买家有利的是:一旦汇丰决定退出某项业务,往往愿意在价格上“贴近市场”。不过消息称,ING 或未认真跟进,其顾虑在于全球业务规模不应超过欧洲本部;ING 的做法一向是保持本土业务在集团中的主导地位。
澳洲四大行预计都会评估该机会,但当前更专注于削减内部成本、精简业务、加大 IT 投资以及整合既有收购。若四大行出手,最可能的买家被认为是 NAB。
据悉,汇丰不打算拆分出售该业务,这意味着私募信贷等金融投资者将被排除在外(因缺少银行牌照)。
消息人士称,汇丰澳洲业务约有400 亿澳元贷款与300 亿澳元存款。资产估值很大程度取决于负债/资金结构质量,但整体交易对价料将达数十亿澳元。
此次潜在出售与汇丰的全球战略相一致:聚焦香港与英国等本土市场,并深化在亚洲的布局。作为欧洲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汇丰近年系统性退出非核心市场——2021 年将美国零售出售给 Citizens Bank 与 Cathay Bank,次年又将加拿大业务售予加拿大皇家银行(RBC)。
若完成剥离,这将是又一家全球性银行从澳洲市场收缩的标志性动作;在严格的监管资本要求与激烈的本地竞争下,国际银行在澳盈利空间承压。
对中标方而言,收购可即时获得规模,包括汇丰在澳的既有客户群与分销网络;但整合难度与审批流程仍是重大挑战。
当前的时间表仍在变化,汇丰正就拟处置资产的最终清单进行敲定。
8
2025 澳洲高校专业排名曝光,
最好就业与高薪专业全在这
花费数万澳元攻读高昂学位的大学生,在毕业一年内越来越难找到全职工作。
本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有四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未能就业,仅74%的人成功获得全职岗位。不过,受聘者的薪资水平有所提高。
“2024年,所有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全职就业率均出现下滑。在学习与教学质量指标(Quality Indicators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QILT)最新发布的毕业生成果调查中,本科学位持有者的降幅最为显著。”QILT是一套经教育与培训部认可的全国性高等教育调查体系,覆盖学生全生命周期。
去年,超过半数的创意艺术专业毕业生未能获得全职工作,科学和数学类本科毕业生也更难找到全职岗位。
人文学科毕业生(其学位成本可能高达5万澳元)的全职就业率微降至65%。
莫纳什商学院(Monash Business School)高等教育分析师安德鲁·诺顿(Andrew Norton)博士表示,尽管去年毕业生就业率全面下降可能只是短期现象,但部分学生或许正在重新考量大学学位的价值。
“我们有充分理由感到担忧。即使目前数据尚未显示人工智能正在取代初级岗位,但在不远的将来,它必将成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他指出。
“有些人原本认为‘大学是我最好的出路’,现在却可能转而思考:‘我想做点别的。如果不确定最终能否获益,又何必要背负学生贷款?’”
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Australian Catholic University,ACU)学生艾玛·普伦德加斯特(Emma Prendergast)在选择攻读运动与体育科学专业时,将投资回报作为首要考量因素。
“我认真做了调研,想弄清楚通过这四年的学习能带来什么实际收益。”
她的研究指向一项统计数据:过去十年间,该校物理治疗相关专业毕业生几乎全部在离校后立即就业。
“这说明他们的毕业生表现优异……学生背景多元、学习方式各异,但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接受了这里的教育。”
ACU物理治疗专业学生Thomas Seungmin Lee将高就业率归功于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包括从入学起就开始解剖四至五具遗体。
“起初确实有些紧张。我们有上肢、下肢、神经、肌肉、骨骼等全套解剖实践。因此我们非常熟悉人体结构、功能及其运作机制……这确实比一般课程更能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aple Mirzaiyun选择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是看中其强制性的无偿法律志愿者项目。她认为这能帮助她在攻读法律与犯罪学学位期间积累实践经验并构建专业人脉。
“这本质上意味着,在你被要求具备经验之前,就已经提前获得了经验——这一点非常与众不同。”
薪资方面,牙医、教师及部分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去年涨幅最高,较2023年平均增加5000澳元或更多。
在30个专业领域中,男性毕业生首年薪资高于女性的领域有22个;女性收入占优的领域仅有8个,包括工程、会计、商业与金融。
语言与文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性别薪资差异最为显著:去年男性平均收入比女性高出1.5万澳元。
2021年,大学生薪资中位数性别差距为3000澳元,而进入职场三年后,这一差距已扩大至7000澳元。
总体来看,2024年本科毕业生年薪中位数为7.5万澳元,较2023年增长5.6%。
新州毕业生收入最高的院校为新英格兰大学(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其次是查尔斯特大学(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和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18
09-2025
17
09-2025
16
09-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