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和大伙介绍下主角王师傅,他可是有着十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了。今年年初,王师傅花了24.59万元购入小米SU7标准版,一开始是当私家车用的,后来他灵机一动,把车喷成当地出租车的标准涂装,挂上顶灯,一辆独一无二的小米SU7出租车就这么诞生了,手续那叫一个合法合规。王师傅说,自己选这辆车一是打心眼里喜欢,二是想着能给来德令哈旅游的游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可谁能想到,这第一天出车,就状况百出。王师傅直接遭到同行匿名举报,理由竟是“使用高端车型恶意竞争”。在当地出租车司机微信群里,不少同行抱怨他“破坏市场行情”,说用这么好的车跑出租简直是“太卷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租车司机无奈表示:“他们觉得用这么好的车跑出租太拼了,感觉大家都得跟着升级才行。”
面对这些质疑和举报,王师傅也很委屈,不过他也有理有据。王师傅算了笔账,以前开的燃气出租车,每天加气得花120 - 140元,现在换成小米SU7,每天充电只要40 - 60元,一个月就能省2000多块,一年算下来能省3万呢。而且,就因为小米SU7车型独特,科技感满满,很多乘客都愿意提前预约或者包车,生意比以前更红火了。
咱们来分析分析,同行们为啥反应这么大。从成本角度看,小米SU7车价差不多是普通出租车的3倍,保险和维修费用相对也更高,虽说王师傅在充电成本上省了钱,可其他司机担心一旦行业标准提高,自己负担不起这些成本。再从客源方面讲,当地出租车市场客源就那么多,小米SU7凭借颜值和科技感吸引了大量预约订单,其他司机感觉自己的生意被抢走了,心里肯定不乐意 。还有一点,出租车行业长期以来习惯了用低端车型维持低价运营,王师傅这一创新,打破了常规,自然就被当成“破坏规则”的人了。
不过,这件事在网上也引发了不同的看法。有人支持王师傅,觉得只要手续合法,司机和乘客都满意,这事儿就没啥问题,还能推动行业服务升级;也有人理解那些举报的同行,毕竟改变意味着风险,大家都要为生计考虑。
在我看来,王师傅的做法值得肯定,他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提升服务品质,满足乘客需求,这是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而出租车行业的同行们,与其举报、抵制,不如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服务,顺应时代的变化。时代在进步,新能源车进入出租车市场是大势所趋,只有主动求变,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