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文玩的都知道,木材界的“瘤疤”是个神奇的存在——植物学里它是树的“瑕疵”,到了文玩圈却成了审美天花板。比如黄花梨的瘤疤叫“鬼眼”,小叶紫檀的满瘤疤手串更是藏家的“终极目标”。沉香圈里也一样,瘤疤料虽不算“奇货可居”,但绝对是上上品;那些天然成型、打磨后的随形手串,带着股随性朴素的劲儿,戴在手上显个性,早就成了香友的心头好。
沉香瘤疤咋长出来的?和普通树瘤一个理,结香却要“慢功夫”
其实沉香瘤疤的形成,和其他木材的瘤疤原理没啥区别,无非两种情况,但都得靠“时间熬”。
一种是“外力折腾”出来的:比如沉香树被风刮断、被石头挤压,树身上出了伤口,负责往下运养分的“筛管”就断了。这筛管跟树的“运输管道”似的,养分运不下去,全堆在伤口上端,慢慢就鼓成了“树瘤”;而这个鼓包的过程,也是沉香结香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急不来。
另一种是树“自己出问题”:比如树枝分叉的地方,或者之前结过痂的地方,不小心被细菌感染了,慢慢也会结出瘤疤香。
不管是哪种原因长出来的瘤疤料,都有个共同点:密度大、硬邦邦的,品相大多拔尖,很多都是黑油沉水料;不过要注意,它的纹理没那么明显,别拿“看纹理”那套判断它的好坏。
为啥香友爱瘤疤料?3个优势,尤其第一个戳中很多人
玩沉香这么多年,发现喜欢瘤疤料的人,大多不追“完美对称”,更在意天然的韵味。它的优势说起来也实在,每一点都戳中香友的需求。
首先是“器型够特别”,戴腻了圆珠的人都爱它。很多玩友戴久了规规矩矩的圆珠手串,总想买点“不一样的”——瘤疤料正好满足这点。打磨后的瘤疤件没有固定形状,有的像小山峰,有的带着天然的凹凸肌理,摸着手感温润,戴在手上不呆板。尤其适合那些喜欢自由、不想“随大流”的人,这天然的形态,戴出去就是独一无二的气场,比圆珠多了份野趣。
其次是“假货少”,买着放心。香友最怕啥?花大价钱买假货!但瘤疤料偏偏是个“造假难点”:一来它的结油处大多是黑油,本身品相就够原汁原味,根本没必要染色;二来瘤疤料密度是真高,很多直接沉水,想“压缩增重”都没意义——所以市面上瘤疤料的假货,比普通沉香少多了。
最后是“性价比高”,同料比圆珠实惠。开沉香料的时候,要是碰到瘤疤,师傅一般会单独切下来做随形手串或挂件,不用像做圆珠那样反复打磨掉多余的料,损耗小了,成本自然降下来。所以同一块料、同个品质,瘤疤件的价格往往比圆珠低一截,想入好沉香又不想花太多钱,瘤疤料是个不错的选择。
瘤疤料也分好坏!味道淡不代表差,产地和醇化才是关键
别以为只要是瘤疤料,就一定是好货——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它的品质好不好,得看产地、树种、结香环境,还有后期醇化的时间,缺一个都不行。
就说现在的市场吧,很多瘤疤料都打着“文莱”“达拉干”的旗号,但其实不少是新产地的料子;真正老产地、味道正的瘤疤料越来越少,价格也跟着往上涨,入手前一定要多闻、多对比,别被“瘤疤”两个字迷了眼。
还有味道这块,很多人觉得“瘤疤料味道淡,是不是不好?”其实不是。主要是瘤疤料密度太高、太硬,里面的香味分子“抱得太紧”,散得自然慢;而且为了让表面光滑有质感,打磨时会做抛光处理,这层光面多少会堵住料子的毛孔,香味就更不容易出来了。所以同一块料,瘤疤件的味道会比圆珠淡一点,但只要是好料,香味的层次感还在,慢慢闻能品出不一样的韵味。
总的来说,沉香瘤疤料的好,好在“天然”和“独特”——没有两块完全一样的瘤疤,每一件都是大自然的“手作”。要是你也看腻了圆珠,想找件能体现个性的沉香,瘤疤料或许就是那个对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