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_党群工作】
开滦股份吕家坨矿
巧解员工“喝水题”算好民生“发展账”
清晨的阳光透过开滦股份吕家坨矿井口走廊的玻璃窗,在饮水机旁投下温暖的光斑。身着工装的员工们端着水壶,在饮水机前有序地排起队,接水时水流撞击杯壁的清脆声响,成了早班时分一段轻快的序曲。
“现在是随取随用,而且经过软化水系统处理后,水质非常好。”生活后勤科副科长邵兴宾拿起自己的马克杯,接满一杯清澈的热水。谈起新投入运行的软化水系统,他的眼里满是欣慰。
这份欣慰背后,蕴含着开滦股份吕家坨矿对员工需求的细心体察。早在几年前,该矿就已建成矿井水处理系统,但出水硬度偏高,不仅容易结垢,喝起来也“差点意思”,因此不少员工自己买水喝。这个看似微小的“喝水问题”,在民意调研中被员工们反映出来。
“员工的小事就是企业的大事。”矿领导班子当即决定启动饮水品质改善工程。不到一年时间,在原水处理厂旁的一片空地上,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净化水厂拔地而起。奶绿色的墙体像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厂区的绿化带中,远远望去让人倍感清爽舒心。
这座自带惬意的小楼,里面新增了超滤与反渗透两套智能水处理系统,可根据用水情况自动启停、灵活切换,犹如自带“智慧大脑”:水位过高自动停止,过低则自动报警,员工轻点鼠标即可轻松操作。
原水厂处理后的水,再经管道引入新厂,依次经过超滤、反渗透两道精密工艺处理,水质直接跃升到桶装水标准。“现在水质数值稳定,和超市中买到的矿泉水没有差别。”邵兴宾补充道。
为让每名员工都能喝上“放心水”,该矿专门铺设了输水管网,这些管网像毛细血管般延伸到办公楼的每个楼层、宿舍楼的每栋单元、食堂的操作间等50多个生产生活区,甚至地处偏僻的设备科小院里也实现了精准覆盖。“不落一人,咱得让所有员工都喝上跟矿泉水一样的饮用水。”矿领导在民生工程专题会上的这句话,成了温暖的注脚。
有趣的是,第一批“尝鲜”这款高品质水的并不是员工,而是洗煤厂、机电科、机采科和营运科里那些“娇贵”的设备。“试运行阶段先让设备检验水质,更稳妥。”邵兴宾表示。直到检测报告显示各项指标全部达标,这清冽的软化水才正式流入员工的饮水杯。
“以前洗澡的热水管道半年就得清一次水垢,洗煤厂的冷却电机更是隔一段时间就得换滤网。”邵兴宾算了算经济账,“现在用上软水,设备故障率降了一半还多,每年能节省大笔维修费。”澡堂里的热水流淌得更顺畅了,电机运转的声音也变得更轻快,这些细微之处的改善,默默印证着这套系统带来的多重效益。
中控室内,五台电脑实时显示着流量、压力、水质硬度等数据,跳动的数字仿佛是这套设备的“脉搏”。值得一提的是,这套系统回收率非常高,剩余的水排至污水处理厂再处理,用于井下生产及洗煤生产,这样循环利用,一点也不浪费。
如今,在开滦股份吕家坨矿,从一口清水到设备运转,都浸润着企业的用心与关怀。从“喝水难”到“随时饮”,从“设备耗损”到“高效运转”,一套水处理系统,实现了民生关爱与生产保障的双赢,成了实实在在的暖心工程。
(信息内容转自开滦集团网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