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青海玉树,巴塘草原上的野花如繁星般洒落,来自广东的“光明行”医疗队如期而至。而高原上的牧民,同样热切盼望着这群“光明使者”一年一度的回归。
阳江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李始群是这群“光明使者”中的一员。今年,他再次跟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光明行”医疗队奔赴玉树为当地居民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这场与高原牧民的“光明”之约,他已连续坚持了5年。
李始群(左)为患者检查眼睛。
跨越2500公里为高原牧民送光明
青海玉树地处高原地区,受强紫外线照射的影响,白内障发病率远高于平原地区。由于缺乏专业的眼科医生,相关医疗设备及诊疗经验也较为匮乏,许多牧民的眼疾得不到及时筛查与治疗,病情日益加重,甚至最终失明。李始群告诉记者,自2013年起,中山眼科中心医疗队便奔赴青海玉树,至今已连续13年、开展14次“光明行动”,而他则在2021年受邀加入这支队伍。
8月3日,在长途飞行超过2500公里后,李始群与医疗队顺利抵达这片雪域高原。恶劣的高原缺氧环境瞬间带来考验,一下飞机,李始群便感到头疼和气喘,但这些并未阻挡他们的步伐。在经过短暂适应与休整后,医疗队迅速投入工作,前往玉树八一医院布置眼科门诊、整理手术室,为接下来的义诊手术做准备。
“所有的医疗用品我们都会提前寄过去,每次都寄几大箱。”李始群说,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他们刚来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所有的物资、器械都要自己准备,每年诊室、手术室都要重新布置,有些设备走的时候留在当地,第二年来的时候已经蒙尘了。
往后的几日,听闻广东“光明行”医疗团队回归,当地的居民纷纷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玉树市八一医院的门前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甚至还有来自四川甘孜、西藏那曲的患者。医疗队工作人员分工合作,马不停蹄地为患者诊断、检查、手术。
李始群向记者讲述,这次他为当地一位80岁的老奶奶成功实施了白内障手术。老人失明已有十多年,术后终于重见光明。当时,她的儿子多吉在一旁喜极而泣:“真没想到母亲有生之年还能再看见我,重新看见高原的蓝天白云。如果没有你们,她可能还要继续活在黑暗里。”
李始群表示,当地白内障患者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人,年事已高、家庭条件有限,加上高原地区交通极为不便,很难远赴医疗条件好的大城市就医。广东“光明行”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治疗,真正点燃了他们重见光明的希望。
李始群(右一)为患者进行复明手术。 通讯员供图
创下单日140台白内障手术纪录
在这次“光明行”期间,医疗队还遭遇了一次紧急情况。8月4日晚上10时左右,一名广东医疗队的护士晚饭后出现不适,有轻微腹泻和发冷症状。在高原环境下,一场小感冒都可能迅速发展为致命的肺水肿或脑水肿。经检查,该护士的血氧饱和度已降至67%,无法独立行走,最终被确诊为肺炎。经过紧急处置,该护士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并于次日转运回广东治疗。
在高原地区开展工作,高原反应是医疗队员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李始群告诉记者,他在阳江的时候正常心率是每分钟70次,但在玉树达到110次,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现头疼、气喘等高原反应,“一有机会就吸氧,几乎每做几台手术就要吸氧一次。”他说,医疗队其他成员也是如此,大家抓住工作间隙,用供氧设备补充氧气。
尽管自然条件严峻,但医疗队员们无一人退缩。他们揣着每分钟110次的心跳、忍受着仅80%的血氧饱和度,手中稳稳挥舞手术刀,为一个又一个失去光明的藏族同胞重塑光明。8月3日至10日这8天,医疗队为当地群众开展白内障手术229台。最高峰时,李始群和其他5名医生一天就做了90多台手术。在2023年,医疗队曾创下一天内完成140台白内障手术的纪录。这些患者中,既有百岁老人,也有几岁的幼童,通过手术,他们得以重新看见这个世界。
除了高原反应外,语言不通是医疗队需要克服的另一重困难。“做检查时,因语言不通,患者常常难以配合。”李始群表示,检查过程中需患者向上、向下看,睁眼或闭眼,但许多藏族老人听不懂汉语,导致检查效率低下。
为提升沟通效率,李始群还写了一张“汉语—藏语对照表”,将常用问诊指令的藏语发音用汉字近似标注。例如,“睁开眼”标注为“年呀都”“向上看”标注为“年拉了呀都”……李始群说,每次来到玉树,他都要复习这些常用藏语,如今一些简单的指令,他已经熟练掌握。
藏民重见光明送哈达表谢意
“白内障复明手术效果立竿见影,当天手术,次日拆了纱布就能重见光明。患者看到东西那一刻都是很激动的。”李始群回忆道。有一次,他为一名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后,次日复诊时患者通过声音辨认出他,不断作揖致谢。“这些藏族同胞非常淳朴,表达感谢的方式十分真挚。”他说,有的患者复查结束后,第二天还会特意前来送上哈达。
5年,足以让一种坚持变成习惯,让一个陌生的地名成为心之所系。对李始群而言,玉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医疗帮扶点,还是每年8月必将奔赴的“心之高原”。连续5年奔赴玉树“送光明”,让他与医疗队队友、当地群众和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每年快到8月,心里就开始有些期待,像是要去见一群老朋友。”李始群的眼里带着笑意。这份期待,不仅源于他与医疗队队友的重聚,更来自那些淳朴的高原藏民。李始群说,有时医疗队员走在玉树的街头,还会被当地居民认出:“是广东医疗队,他们又来送光明了!”
除了复明手术,医疗队还积极开展“传帮带”工作,向当地医护人员传授专业知识。李始群介绍,经过多年的带教培育,玉树开始有了掌握白内障手术技能的医生。中山眼科中心“光明行”医疗队准备通过远程教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当地诊疗水平,让更多患者能在当地获得优质的眼科服务。
“送光明”行动也在阳江开展。早在2015年,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就在阳江地区为困难群众开展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每年约有300人因此重见光明。10年来,李始群和同事们几乎走遍了阳江市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庄,给基层群众义诊治疗眼疾,宣传眼部健康知识。
日前,他已经从玉树回到阳江,并迅速投入忙碌的工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身为眼科医生,让失明者重见光明是我的责任,也是我最大的心愿。”李始群说。
撰文:陈步上 官文婷 谭兴孚
【作者】 陈步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