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综治显效能
联动调解化纠纷
2024年11月25日,台江区后洲街道辖区内一家餐饮店发生了一起员工猝死事件,引发了家属与店方之间的激烈赔偿争议。经过后洲街道综治中心的迅速介入与多方协调,该纠纷最终得以妥善解决,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件回顾
当天,餐饮店员工王某(男,45岁)在店内公厕内突发疾病晕倒,尽管店方在发现后5分钟内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全程陪同送医,但王某仍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事后,王某家属认为店方未尽到及时救助义务,要求店方按照工伤补偿及其他经济补偿共计200万元。而店方则主张王某系自身疾病导致死亡,仅同意从人道主义角度给予3万元慰问金。双方因赔偿金额分歧严重,情绪对立明显。
一
快速介入稳情绪
接到报告后,后洲街道综治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指派上下杭社区工作人员及辖区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通过“背靠背”调解方式分别安抚双方情绪,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针对家属提出的“未及时救助”质疑,公安机关与社区综治中心调解员共同调取了店内监控及120急救记录,证实店方已尽到及时救助义务,初步排除了店方的过错责任。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采用了“情理法”三步法,一方面向家属详细说明店方无主观过错,另一方面引导店方体谅家属的丧亲之痛,为后续协商奠定了理性基础。
二
法律释明破僵局
同时,社区综治中心联合台江区劳动保障部门,向双方详细解读了《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视同工伤”的情形,明确指出王某的死亡不符合工伤认定标准,建议家属通过司法途径主张权益。
为进一步打消店方的顾虑,调解员提出了“工伤预赔付+司法确认”的创新方案,即店方先行垫付部分款项,后续通过法律程序明确责任,有效缓解了店方对“无底洞赔偿”的担忧。
三
多方联动促和解
随后,后洲街道综治中心按照“四步十调”工作法,启动提级街道办理机制,联合区人社局、后洲司法所及法律顾问成立专班,指派后洲司法所“金牌调解员”黄华兰为主力,提出了“阶梯式赔偿”方案。
经过多轮协商与撮合,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息访息诉承诺书》。
此次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体现了后洲街道综治中心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高效协调水平,也为同类涉企死亡赔偿纠纷提供了“快速响应—法律释明—资源整合”的全流程化解范本。
后洲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动辖区企业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应急救助预案”,通过定期体检测评高危岗位风险,减少突发疾病引发的纠纷,同时继续完善调解策略,提升复杂纠纷的化解效能。
来源 | 平安台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