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胜古迹、逛文博场馆,不想只拍照打卡,还想听点有意思的?
带上飞猪为你定制的AI讲解搭子,一起出去玩吧!
加长版国庆中秋长假即将到来,飞猪AI“问一问”也迎来了一波上新。今天向大家分享一项最新功能——拍照讲解。
打开飞猪AI“问一问”,即可拍展品听讲解、拍景点听典故、拍建筑听历史。“问一问”会像一位真正的专业讲解员那样,为你解答问题、畅聊古今,讲述名胜、文物和壮观风景背后的故事。
让AI挑战旅游“练家子”的功夫,真的靠谱吗?让“问一问”的产品经理先讲讲他们的思考吧。
讲解历史和文化,必须拿出严谨求真的态度。在开发这款功能前,飞猪技术团队专门建设了文博及旅游景点知识的数据集,力求让讲解内容来源严谨、可信。
在讲解的方式上,“问一问”还深入学习了资深导游、讲解专家的思路与风格。音色既要沉稳得体,也要通俗可亲,语气应自然柔和,但偶尔也得穿插些跳脱的小巧思,以此避免“人机感”。
你可以试着拍张照片,和“问一问”聊聊,某座古建筑背后有哪些八卦传说,当初为了建造它用了哪些工艺,这件文物的用途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风貌等。
当飞猪“问一问”来讲解传世国宝后母戊鼎
“问一问”背后的产品和技术团队还在建立一套完整的评分机制,测试和改善它的实际表现。大家会给严重错误、不可使用的答案打0分,给有明显问题、不可使用的答案打1分,给有细节瑕疵但不影响使用的答案打2分,给准确、生动、有情感共鸣的答案打3分。
举个例子,“拍照讲解”功能的产品小哥本人就亲手给恭王府的一段解说打了零蛋。
当时,“问一问”说王府银安殿的屋顶上有9只脊兽。但实际上,应该是7只脊兽。
别小看这一个数字上的细小差别。这些小兽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与建筑等级密切相关,以故宫为例,太和殿用了10只,乾清宫用了9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则更少。
7只就是7只,9只就是9只。历史与文化都是先人一字一句写给未来的家书,一点都不能马虎。
另外,“问一问”特别考虑到了大家“召唤”文物讲解时的实际场景,比如自动关闭手机闪光灯,因为大部分博物馆为了保护文物都有禁止闪光灯拍照的规定;再比如,默认保持手机最低音量,以免打扰其他游客。
当然,产品经理也透露:目前上线的1.0版“拍照讲解”还会继续进化。因为真的让AI学习起来就会发现,我们国家上下五千年历史里留下的文化瑰宝实在太!多!了!
学不完,这么一会儿真的学不完
不过,大家实际上手体验后,它的表现会越来越好。AI在更多用户互动的浇灌下,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这也是“问一问”与用户的一次共创。
我们相信,AI的进步本身就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托举。所以,我们希望飞猪AI创造的价值可以向全社会开放。即便你没有时间亲身去博物馆打卡,也可以用“问一问”随时随地获得身临其境般的知识享受。
我的同事告诉我,用龙门石窟万佛洞的照片做测试时,“问一问”在介绍里告诉他:洞窟碑刻题记上记录的石窟修建主持者“大监姚神表”是当时的一位女官。
它在讲完故事后,又继续与提问人交流:唐朝女性主持开凿石窟反应了怎样的社会风貌?她们在佛教艺术中还有哪些贡献?
那一刻,在历史里昙花一现的人和事和我们隔空对话。当我们举起手机拍给AI的时候,就像掸开了时间的尘埃,看到了她们的数字生命档案。
今年“十一”,你是否也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寻访名山大川,逛逛当地的博物馆?欢迎打开飞猪AI“问一问”,和景点、文物、建筑聊聊天。旅行就是对话,参观就是传承。我们希望从这个黄金周开始,让AI成为一道桥梁,让更多过去的人们和我们在当下相逢。
最后的最后,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飞猪“问一问”的答案里直接点“踩”并留下你的宝贵意见。每一条反馈我们的项目团队都会认真阅读并且学习。感谢大家的包容与支持!
广告时间:欢迎海内外所有文博机构的朋友与飞猪开展AI合作,期待我们能够一起贡献力量,让无比瑰丽的文化遗产被更好地传承。
转自:飞猪发言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