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一汽-大众即将达成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一汽-大众将正式成为中国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乘用车企业。这不仅是数字的突破,更是一场关于“智能制造”与“体系力”的深度实践。
从高精度拧紧工艺到AI视觉质检,从绿色工厂到全链路数字化管理——一汽-大众如何以技术为引擎、以体系为轨道,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从9月16日开始,从长春到杭州再到北京,我们将开启一场为期五天的“匠心溯源之旅”。这3000万辆的答案——就藏在每一次螺丝的精准拧紧、每一辆车的严苛测试,与每一天对匠心的坚守之中。
◆上篇:一场“匠心溯源之旅”◆
【从媒体视角看体系力构建】这场为期五天的“匠心溯源之旅”,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工厂参观,更是一汽-大众体系力的一次“解剖式”展示。从规划部的智能制造、技术开发部的前研布局,到质保部的严苛检验,再到与大众、奥迪、捷达(参数丨图片)三大品牌相关负责人的深度恳谈——媒体通过高层对话、实验室探访、生产线实拍等多种多样的方式,零距离感知了一汽-大众从“制造”到“质造”再到“智造”的全面进阶。
活动安排中,【汽车维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多项“深度对话”环节。例如与规划部交流高标准工艺和制造体系,与技术开发部探讨研发转型路径,与质保部解析质量保障体系。
这些对话不仅揭示了一汽-大众在技术层面的积累,更折射出其在组织架构、流程管理、文化理念等方面的系统能力。
【从长春到杭州,多维度的品牌实践】五天的活动还将跨越长春、杭州、北京三城,不仅涵盖生产基地的实地探访,更延伸至经销商店端的走访,完成从“造车”到“卖车”全链路的体验闭环。
这种安排背后,体现了一汽-大众希望媒体不仅看到“车是怎么造出来的”,更要理解“车是如何被用户接受和认可的”。
【媒体作为“见证者”与“传递者”】一汽-大众总经办此次邀请媒体深入腹地,打破传统“单向发布”模式,转而采用“双向对话+实地见证”的方式,体现出企业对自身体系力的自信,也反映出其希望将“3000万辆”背后的真实力、真功夫传递给更广泛的公众。
媒体不仅是记录的笔杆,更是理解的桥梁。通过媒体的视角,一汽-大众的体系力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摸的工艺、可追溯的数据、可感知的品质。这正是此次活动slogan——“匠心溯源之旅”的真正意义——让成就被看见,让信赖被理解。
◆下篇:3000万辆的含金量◆
3000万辆整车下线,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汽-大众34年体系化能力的集中爆发。“今年10月下旬,一汽-大众将会达成第3000万辆的产销突破,成为中国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乘用车企业,同时也是目前合资车企销量第一名。”一汽大众总经办公关科经理于加岐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在这标志性成就的背后,是一场关于“体系力”的革命——它不像新产品发布那样引人瞩目,却真正构成了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
【数字背后的实力,3000万辆的含金量】一汽-大众的3000万辆,不是简单的时间积累结果。从1991年成立至今,34年间,一汽-大众形成了覆盖质量保障、技术研发、营销、生产制造等八大体系力。
这背后是五大生产基地、33款在售车型、50万个就业岗位、1900家供应商和1500家经销商的庞大网络。连续6年蝉联合资车企销量第一、累计上缴税金超7200亿元,这些数字共同勾勒出一汽-大众在中国汽车工业中的独特地位。规划部的智慧,制造体系的中枢神经助力企业壮大的幕后英雄,有上述链接研发和生产的重要环节——规划部,还有前沿技术的开拓者——技术开发部,以及品质安全的守护者——质保部。
在长春基地的规划部,【汽车维基】看到了这套体系力的具体体现。规划工艺技术部部长郎庆东表示:“安全并非偶然,而是精心设计和追求卓越的结果。”
规划部的工作链接研发和销售:保障新产品高质量快速导入、实现精益生产运营、建立自主能力和制造技术储备。这里是实现3000万辆的“幕后英雄”。±0.5mm的车身零件匹配标准、100%监控的320多个关键部位螺丝拧紧过程、190多套高精度设备——这些细节构成了产品质量的坚实基础。所有关键数据保存15年,相当于为每辆车建立了“健康档案”。
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一汽-大众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管理体系。一汽-大众自建光伏与风电项目,年发电量1.6亿度,再加上每年外购的4亿度清洁电力,可实现年降碳30万吨。
五大生产基地全面建成“无废工厂”,清洁电力的使用比例已提升至51%,过去三年节能减排技术升级累计投入超过8亿元,万元产值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了41%。
绿色物流方面,一汽-大众从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仓储三个领域发力,通过提升铁路和水路运输比例、使用循环包装、减少库房面积,打造行业领先的绿色物流标杆。
技术研发,从追随到引领的跨越技术开发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从1991-2009年的品质“恪守者”与“验证者”,到2009-2024年需求的“转化者”与“适配者”,再到2024年后的创新“突破者”与“引领者”。这一演进路径反映了一汽-大众从引进产品到为中国市场开发产品,再到主导开发和承担更多开发责任的历程。
体系力,新质生产力在汽车业的实践一汽-大众的“体系力”,实际上是新质生产力在汽车行业的具体实践。它不是简单的流程叠加,而是创新要素集成的系统化能力,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在价格战频发、产品同质化加剧的市场环境中,这套体系力成为企业的“护城河”和“稳定器”,支撑企业穿越产业周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结语一汽-大众的3000万辆,是34年体系建设的成果。从高标准工艺到智能制造,从绿色发展到质量控制,这套体系力已经成为了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随着捷达品牌新公司的筹备成立和电动化领域的加速布局,一汽-大众正在绘制下一个千万辆时代的清晰蓝图。体系力的持续进化,将支撑这家车企巨头在产业变革中继续领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