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英国AI音乐创作者Oliver McCann,摄于好莱坞
嘿,朋友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谱。最近,音乐圈子里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可能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全球第一个“AI音乐人”居然签了唱片公司!
说实话,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它就是真事。有个叫 Oliver McCann 的英国哥们儿,37岁了,艺名叫Imoliver。
你猜怎么着?他既不会唱歌,也不懂乐器,完全就是个音乐小白,却愣是用AI工具把自己变成了个签约音乐人。这事儿太魔幻了。
一个视觉设计师,怎么就成了音乐人?
Oliver的本职是个视觉设计师,跟音乐根本八竿子打不着。但他就敢大胆尝试,用了Suno、Udio这些AI音乐工具,结果真搞出了个奇迹。他的一首AI创作歌曲《Stone》,在流媒体上直接拿下了300多万次播放,把我们都看呆了。
这个数据太炸了,直接引起了一家叫 Hallwood Media 的独立唱片公司的注意,最后,他们真就跟 Oliver 签了合约。
这事儿不仅仅是Oliver个人的成功,更是在音乐史上写下了特别重要的一笔。毕竟,这是业内音乐厂牌第一次跟一个以AI创作为核心的音乐人签合同。
你看,这不就说明一个趋势吗:AI创作正在被主流音乐圈子接纳,而“AI音乐人”这个新职业,也算是正式出道了。
“音乐设计师”:AI时代的新身份
Oliver的成功,让他有了一个超酷的新身份——“音乐设计师”。我个人觉得这个称呼特别到位,因为它精准地概括了AI时代创作角色的转变。
你想想看,以前搞音乐得多难啊?你得懂乐理,会乐器,还得有专业的设备,门槛高得离谱。创作者恨不得身兼数职,又是作曲家,又是演奏家,还是个制作人。
但现在,AI工具把那些技术活儿都给模块化了。你不需要精通每一种乐器,甚至不用懂复杂的编曲,你只需要专心做好一件事:出好点子,有创意。
Oliver的案例告诉我们,只要你脑子里有好的想法,就算没有传统音乐技能,也能做出被市场认可、被主流接受的好作品。这给我们这些热爱音乐,但缺乏专业技能的普通人,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所以说,未来的音乐竞争,可能真不是拼谁的技巧更熟练,谁的设备更烧钱,而是拼谁的创意更有趣,谁的故事更打动人,谁的审美更独特。AI 不是来取代我们的,它更像是来解放我们的创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音乐的“设计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