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清朝的汉臣,您可能会想到张廷玉、曾国藩、李鸿章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但如果问,谁是“清朝第一汉臣”?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会有些争议了。
不过,在清朝初年,有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无人能及,他就是范文程。
这个人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他辅佐了清朝开国的四代帝王,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权倾朝野、功勋卓著的人物,身上却背负着一个沉重且刺眼的骂名,人们叫他“汉奸”,甚至有人说他是“汉奸第一人”。
四代帝师的“定海神针”
要说范文程的功绩,那确实是沉甸甸的。他可不是一般的读书人,他的祖上,是北宋那位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文豪范仲淹。
出身在这样的名门望族,范文程从小就饱读诗书,非常有头脑。
但他的舞台,却不是他出身的明朝,而是当时正在崛起的后金,也就是后来的大清。
他在清朝的地位有多高呢?这么说吧,从后金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到雄才大略的皇太极,再到入关后的顺治皇帝,乃至开创盛世的康熙皇帝,这四代君主,范文程都曾尽心辅佐。
在整个清朝的汉族大臣里,是独一份的,所以“四朝元老”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在清朝刚刚建立根基的时候,很多规章制度、国家大计,背后都有范文程的影子。
比如,皇太极时期,他建议设立文馆,为清朝网罗和培养了大量人才;在清军入关的关键时刻,他又力劝多尔衮抓住时机,并且提出了“官来归,复其职;民来归,复其业”的安民策略,这对稳定当时饱经战乱的北方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在清朝从一个关外部落政权,一步步成长为统治整个中国的庞大帝国的过程中,范文程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贡献了顶级的智慧。他就像一位总设计师,为这个新兴的王朝规划了蓝图。
因此,后来的《清史稿》等官方史书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称他为“清初第一汉臣”,是当之无愧的“文臣之首”。
康熙皇帝甚至亲自为他写祭文,画其肖像以示尊崇。
“汉奸”骂名的源头
问题就出在了范文程人生的起点上。他为清朝立下了不世之功,但这些功劳,是建立在一个让他备受争议的行为之上的,那就是投降。
时间回到1618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军队攻陷了抚顺。
当时,身为明朝生员的范文程并没有选择抵抗或者逃离,而是主动前去归顺了努尔哈赤。
在那个“忠君爱国”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一个汉族读书人,一个名臣之后,在没有受到胁迫的情况下,主动投奔被视为“夷狄”的后金政权,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彻头彻尾的背叛。
虽然有史料试图模糊他归顺的过程,说他是“被掳”,但更多的记载和分析都指向他是主动投靠。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或许是因为他看到了明朝末年的腐败和衰落,觉得已经无药可救,而新兴的后金政权朝气蓬勃,更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但无论他的动机是什么,他的行为在客观上,就是帮助一个外来政权去攻打自己的母国。
他为后金和后来的清朝出的计策,很多都是直接用来对付明朝的。他劝降明朝将领,瓦解明军的抵抗,为清军入关铺平了道路。
在明朝遗民和后世许多汉人的眼中,这无异于“数典忘祖”,是典型的汉奸行径。
所以,尽管他在清朝的地位再高,功劳再大,这个“汉奸”的标签也像影子一样,牢牢地贴在了他的身上。
甚至有人评价,像洪承畴、吴三桂等人是在大势已去后才投降,而范文程则是在后金羽翼未丰之时就主动投靠,性质更为恶劣,称他为“天下第一汉奸”的声音也因此而来。
功过后人说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范文程呢?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因为对他的评价,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可以说完全是两极分化。
在清朝统治者这边,对范文程自然是赞不绝口。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四代皇帝都对他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清朝的官方史书,比如《清史稿》,更是把他列为开国功勋,称赞他“定大计,左台赞襄,佐命勋最高”,肯定了他作为“清初第一汉臣”的历史地位。
在清朝官方的叙事里,范文程是一位顺应天命、辅佐新朝的贤臣。
然而,在民间,尤其是在广大汉族知识分子心中,又是另一番景象。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等人,虽然没有在著作中直接点名痛骂范文程(搜索结果未提供直接证据),但他们普遍对那些变节投敌的“贰臣”持强烈的批判态度。
这种鄙夷和唾弃的态度,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声。
他们认为,无论个人能力多强,一旦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品格。
到了乾隆年间,清朝的统治已经非常稳固。
乾隆皇帝下令编修《贰臣传》,将明末清初那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收录其中,给予他们“大节有亏”的官方定性。关于范文程是否被列入《贰臣传》,史料记载存在一些矛盾。
没有简单的答案
范文程无疑是一个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巨人。他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战略眼光,在一个旧王朝行将崩溃、新王朝冉冉升起的时代,他做出了改变自己命运,也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选择。
从个人成就来看,他无疑是成功的,他辅佐四代君主,位极人臣,实现了古代读书人封侯拜相的终极理想。
然而,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抱负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他的功劳,是建立在故国的废墟之上;他的荣耀,是伴随着同胞的血泪。因此,“清朝第一汉臣”的赞誉和“头号汉奸”的骂名,就像光与影一样,同时投在他身上,构成了他完整而又矛盾的历史形象。
时至今日,我们再去评价范文程,或许已经不必简单地用“忠”或“奸”来做非黑即白的判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