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凉州区开展营商环境建设“我在现场”专项行动,全区各部门涉及营商环境工作人员通过深入企业、项目一线及陪同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等方式,现场监督服务,了解掌握存在的卡点、堵点问题,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线问需,党员干部化身“服务专员”。成立以区营商环境建设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住建、市场监管、财政、人社、法检两院等部门单位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业务骨干为成员的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分领域深入行政审批窗口、各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开展“沉浸式”走访。通过“车间座谈”“工地问诊”“商户恳谈”等形式,收集建立“一企一档”问题台账。今年以来,共对全区330余个招商引资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收集意见建议15条。针对活动中查找发现的短板问题,督促各相关单位第一时间建立“问题清单”“需求清单”“整改清单”,认真研究反思,查找问题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巩固活动成果,推动流程重塑再造、服务协同高效,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全力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和能力水平。
闭环解忧,搭建诉求响应“快速通道”。坚持把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作为“走流程”的着力点,紧盯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闭环限时办结机制,要求相关部门对简单问题1日内解决,复杂问题及时制定方案,跨部门问题共同协商处置。今年以来,收到企业在证照办理、用工保障、融资贷款等方面问题诉求11件,已全部解决。譬如,在陪跑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中发现流程不够优化的问题,区住建局对11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进行再造,将项目审批涉及的建设单位前置中介服务纳入流程图管理,同时,部分事项破除多头管理,实现“全过程一体化监管”,通过技术创新倒逼服务革新,逐步构建起“全周期集成化、全流程高效化、全要素便利化”的新型审批服务体系。目前,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已压减至27个工作日以内。此外,为切实减轻企业诉累,将矛盾解纷工作前移,区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大厅设置涉企纠纷“绿色窗口”,最大限度通过非诉方式快速解决矛盾纠纷。
机制引领,构建政企互动“长效机制”。结合“包抓联”企业、发放“暖心服务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等,建立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常态化听取民营企业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统筹协调解决全区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保障。至目前,分领域共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4次,各领域单位入企走访40余次,收集民营企业问题诉求19条,现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5条,统筹协同相关部门解决问题12条,并为全区范围内260余家招商引资企业发放“甘肃省营商环境建设部门暖心服务卡”。区招商局创新“1+1+N”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专班机制,全力为企业做好项目用地、用能、资金等服务保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本文来源:凉州区营商环境建设局
阅读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