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生产队长到全国劳模的高桂珍—故里炊烟王庄人之十四 | 王以太

0
分享至



别说王庄村,就是当年的石桥公社,甚至周围的村、乡、镇的干部,提起高贵珍,没有不知道的。她当过生产队长、柳编厂长、大队干部、荣获过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出席过乡、县、市、省的多种相关会议,是名闻遐迩的全国劳动模范,是十里八乡人们称道羡慕的学习榜样。是大家众口一词的光辉形象。我曾就此写过文章称颂过,她也受到了上级组织部门的重视,並派员前往村镇了解情况,更关心地征寻个人有什么要求和意见,她却不讲家里的实际困难,开口就说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呢,看看人家这个思想境界!

都知道她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光鲜靓丽,但许多人並不清楚她那新思想中保守的旧情怀。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嘛,免不了受到老习俗、旧礼教的影响和束缚,循规蹈矩的令人同情和敬重。

高桂珍出生在八义集镇果满山的高府人家。高家是名门旺族,古有文臣武将光宗耀祖,今也有全国作协一级作家高福岗名世,更有许多革命英雄人物前赴后继,为人民英勇献身。解放后,高桂珍即随哥嫂在天津打拼,並学会了驾驶公交电车,行驶在天津的大街小巷,至今身上还保存着当年的驾驶证呢。当时因已订婚王庄村的王以宽,谈婚论嫁时不愿爽约,便回来嫁给了在家务农的王以宽。

以宽哥比我大一岁,居住前后庄很熟悉,同吃一井水,鸡犬之声相闻呢。他精明能干,老实忠厚,暑假里我曾与他一起去高桥砖场打工,和泥脱坯,搬砖弄瓦,累得我腰酸腿痛,难以坚持,败下阵来,急盼早日开学,好入校学习。后来我又入伍服役,我俩分开后再未见过面。

以宽哥结婚以后即在家里从事农业劳动,並生有一子。三年困难时期因生活困难,他与乡亲“盲流”河南,后不幸病故他乡,同去的乡人便将他就地埋葬,並心记墓地的地形地貌,且作了记号。妻子高桂珍闻之悲痛万分,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守寡持家,抚养孤儿,侍候婆婆、婆奶,挑起了一大家子的重担。她无怨无悔,尽孝婆婆,抚育孤儿,尝尽了酸甜苦辣,经受了雨露雪霜。坚强的像个大男人!这时,恰巧五队缺个生产队长,全队社员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在众人推举下,她勇挑重坦,干起了无品的队长官。却也干得风生水起,有勇有谋,把个五队推上了先进行列。不久,大队搞起了柳编厂,她又挑起了厂长的大梁。务农经商,充分发挥了她的才干,对王庄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选为各级劳动模范,受到各级人民政府表彰。

在生活得到改善、工作走上正轨后,她即想起了外葬他乡的丈夫,当时儿子尚小,少不更事,便委托親友王进章、王以仁,还有一位親戚三人共赴河南,按原留下的地物符号,找到了丈夫的墓葬,起骨打包背回家里,终让丈夫的遗骨回到王庄村,並进行了隆重的安葬。也了却了作为妻子的心头大事,可以说全家得到了团圆。

还是在丈夫去世不久,儿子尚小,看到她孤苦伶仃,远在南京的娘家叔为给侄女带来乐趣,鼓起生活的希望,在南京给她抱养了一名女婴。她喜出望外,给女婴启名毛娃,精心抚养,自已无乳汗、无钱买奶粉,就用稀饭上的米油子,煎饼嗟成糊糊来喂食。婴儿逐渐长大,随之入学,从小学到中学,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毛娃已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並与本村青年马六恋爱结婚,生有2个孩子。

再说高桂珍儿子长大后,经人介绍与县城附近一女子结婚。谁知婚后儿媳妇常回娘家,与丈夫貌合神离,也和婆婆高桂珍产生嫌隙,经常拌嘴,对婆婆颇为不屑,並带有侮辱之词。甚至怀疑婆婆清白,侮其抱来的婴儿毛娃为其親生之女,並非他人所养,这一下弄得高桂珍里外不是人了,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啊。儿媳妇都这么说,别人也难分青红皂白,一时满城风雨,弄得高桂珍有淚往肚里流。谣言越说越玄,污水越泼越黑,任凭婆婆千说万辩,总是洗不净身子。外边与其不睦的人也趁机添油加醋,直弄得鸡飞狗跳,天昏地暗。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高桂珍一狠心,为自证清白,堵住儿媳妇及众人之口,親自奔往南京,通过其叔,找到了毛娃的親生父母。

再说毛娃的親生父母,自女儿月窝送人后,也是掉肉般的难受,但因自已孩子多,生活困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虽后来生活好了,他不好意思再将女儿要回来,公序良俗也是不允许的嘛!只好自我安慰——只要孩子得日子过,在哪里都一样。只是觉得闺女被养在农村,不如身边的南京城里好,心里亏欠呀!

今忽见孩子养母来到家中,诉说其不幸遭遇,除深表同情外,也表达了希望孩子最好能回归家庭。並郑重向其表达了不会忘记抚养之恩的想法。高桂珍也看到其家庭已今非昔比,其兄弟姐妹又多,又都有了理想的工作,再看毛娃虽不受苦,但与城里生活差之甚远,为毛娃出路计,为自身清白计,高桂珍大义高显,愿意将一把屎、一把尿养育了几十年的孩子毛娃送回来……

“天下掉下个林姑娘”吗?不!那可比林姑娘金贵多了。试想,因困难失去的孩子又回来了,真是天大的喜事啊!消息不径而走,親邻纷纷表示祝贺,兄弟姐妹也乐得彻夜难眠,親生父母更喜淚横飞,乐得合不拢嘴。决心要给这失而复得的宝贝闺女最好的生活和待遇,以弥补多年的亏欠。在合家的努力帮助下,立即在南京给毛娃买了套新房子,並给毛娃和丈夫找了合适的工作。

毛娃夫妇来到南京有了新的家庭,幸福的她自此有了两个母親——生母和养母。在此后的日子里,她身在南京,却不忘王庄村,时常来王庄省親看望养母呢。其两个孩子后在外地工作,也从不忘记根在王庄村,不忘舅舅和姥姥都是王庄人呢……八十多岁的高桂珍,虽年届耄耋,仍身体硬朗,不时行动在王庄村的前后庄里,人们依然向她投来佩服和敬重的眼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化佳园 incentive-icons
文化佳园
首都学习之星称号获得者+代表作《读破金瓶梅》作品多有收入大中专教材;本专栏也推荐网友原创作品
2404文章数 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