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这不是简单的文物陈列,而是一部抗战时期四川人民为国奉献和牺牲的立体教材。”在四川博物院“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展览留言簿上,一位观众写下这样的感言。走进展览中,映入眼帘的不仅有丰富的抗战文物、珍贵的历史档案,还有不少的影片资料和场景营造,共同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观众写下的留言
据四川博物院工作人员透露,自8月22日开展以来,展览迅速掀起观展热潮,累计接待观众74666人次。人们走进展厅,在历史的回响中感悟精神的力量。“愈炸愈强”下伫立的爷孙,石碾子旁驻足的男女,端详家书的少年,还有同学们为纪念抗战80周年所创作的一幅幅美术作品……川渝人民的抗战精神正在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被铭记。
展览中人潮如织
而随着展览优良的口碑不断扩散,四川博物院的暑期观展热度居高不下。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众多团体前来观展,展厅内人头攒动。据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负责同志介绍。“讲解预约已经排到11月中旬了,我们正在抓紧培训更多讲解员,加大讲解档期密度,同时加大微信平台上免费语音讲解推荐力度。届时,讲解供不应求的情况将得到缓解。”
赵一曼穿过的靰鞡鞋,敌后军民使用过的大刀,震撼人心的“死字旗”,川军将士奔赴前线的珍贵书信……展厅中,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着岁月痕迹的文物,无声地诉说着抗战时期川渝大地的热血故事。而在展厅以及新媒体留言区,观众留下的字里行间,满是对历史的敬畏、对先辈的缅怀。“感谢四川!致敬四川!”“向英烈们致敬!”“看到藏品的时候,被川人骨子里面的豪迈感动落泪。”“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从这些文字中,能看到观展人潮涌动的热情。
展览中人潮如织
值得一提的是,留言中也有观众表示:“展览内容非常精彩,就是人太多,空间小,有点挤。要是能有更大的展示空间就好了!”这些期待,恰好与四川博物院新馆建设的规划不谋而合。
“观众对现有展览的肯定和对空间的期待,为我们新馆建设提供了动力。”四川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新馆将拥有更大的展览空间、更先进的展陈技术,以及更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新馆落成后,将举办大型历史陈列、特色专题陈列,引进更多的国内外知名展览。同时也将利用好馆藏近10万件革命文物,争取每年推出一个“红色”大展。
本文图据四川博物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