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研发的电磁轨道炮在海上完成测试,成功命中了海上靶标,引起广泛关注。
消息一经公布,《亚洲时报》便进行了宣扬,发表了一篇名为《日本电磁炮削弱了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的威力》的文章。这篇文章将尚处于测试阶段的日本电磁炮奉为神器,宣称它能改写海战规则,甚至能成为拦截中、俄、朝高超音速武器的利器,尤其针对中国东风-17和长剑-1000。
日本现有的反导体系存在不足,目前只依赖宙斯盾驱逐舰进行中段拦截,爱国者系统则负责末段防御。这两套系统看似远近配合,但是外强中干。
高超音速导弹以超过5马赫的速度突防,留给拦截系统的反应时间极其短暂,往往是导弹已经到达,系统却没有反应过来。
再者,其拦截成本也很高,一枚标准-3拦截弹要花费数千万美元,而爱国者导弹也需要数百万美元。即使日本军费雄厚,也经不起持续的消耗。
正是因为日本现有的反导体系黔驴技穷,所以将希望寄托在电磁炮上。
从理论上来讲,电磁炮的确有传统反导武器难以匹敌的优势。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极快,传统导弹难以拦截。而电磁炮能够依靠电磁力推动弹丸,速度可以达到六马赫,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抵达拦截点,大幅缩短反应时间,拦截成功率更高。
其次,电磁炮的射高远超常规火炮,再加上高速性能,可以覆盖从低空到中高空的广阔区域,能够填补传统导弹在中末端的防御空白。
另外,电磁炮可以搭载可编程弹头,射出后能够散成上百颗金属弹丸,形成大面积的拦截区域。对于可机动变轨或者采用多弹头分导的高超音速导弹,这种拦截方式的胜算更高。
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依靠物理撞击来击毁拦截目标,无需复杂的引信装置,部署更加灵活快速。
单枚电磁炮弹丸的成本也比较低,只需要数万美元,与高昂的拦截导弹相比,性价比较高,可以实现规模化应用,还能大幅降低持续拦截的经济压力。
然而,电磁炮理论上可以拦截高超音速导弹,但日本的这款电磁炮却存在诸多短板,若想实现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目标,还为时尚早。
电磁炮发射时需要释放巨大的能量,对供电和储能系统的要求非常苛刻。为了测试这款电磁炮,日本在试验舰上加装了大功率的发电机和电容组,但即使如此,也无法实现连续发射。
若将其投入实战列装,军舰的供电和储能系统必须进行跨越式升级,整个舰艇的设计可能也要推倒重来。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估量,而最终能获得的效果,未必能超越成熟的传统导弹系统,最后可能会得不偿失。
再者,日本测试的电磁炮弹丸仅重320克。虽然速度飞快,但因质量有限,毁伤能力不足。而且该弹丸尺寸较小,没办法容纳制导设备,即使速度再快,对于机动性强的高超音速导弹来说,拦截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另外,这款电磁炮虽然弹丸成本不高,但算上供电、储能、冷却系统等设施的费用,总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并不能满足日本想花小钱、办大事的实战需求。
中美两国其实在电磁炮领域早就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测试,但都因为技术壁垒而放缓了脚步。美国的电磁炮项目如今已经暂停,而中国的电磁炮只是有过短暂露面,还未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与日本相比,中国在电磁炮领域的进展早已遥遥领先。中国的电磁炮口径达到了60~100毫米,侧重于大口径设计,注重对海、对陆打击能力。日本的电磁炮仅为40毫米小口径,只侧重于防空反导任务,功能比较单一。
在今年7月的测试中,中国的电磁炮以7马赫的初速成功拦截了高超音速靶弹,穿甲深度达到了800毫米,展现了其实战性能。而日本的电磁炮炮口初速仅为6.6马赫,射程较短,弹丸威力不足,与中国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中国还采用了自适应涂层技术,让电磁炮可以连续发射120发。日本虽然宣称实现了120次连续射击的技术突破,但在实际测试中却达不到稳定连续发射的效果。
目前中国已经构建起了完整的电磁炮研发体系,随着技术方面的突破,距离实用化只剩最后一步。而日本电磁炮虽然实现了海上实测,但在电源系统和连续发射等核心技术上仍然举步维艰,距离真正列装作战比较遥远。
当然,拦截高超音速导弹,除了电磁炮,目前国际上已经探索出了很多路径。
经过改进的反导导弹系统,可以通过升级推进系统、制导技术和机动能力,对高速目标进行追踪和拦截。激光武器响应速度快、拦截成本低,适合近程末端拦截。而高功率微波武器可以摧毁导弹电子系统,让其失控坠地。天基预警与拦截系统能够依托太空卫星星座,实现对导弹的早期探测和中段拦截。
这些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途径,也是中国目前重点探索的领域。中国不论是在激光武器还是微波武器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近期的九三大阅兵中可见一斑。
日本若想真正的提升反导能力,需要补齐技术的短板。若一味急于求成,只会延误提升国防实力的时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