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防卫省公布了修订后的海上自卫队舰艇分类符号。此次修订自2024年10月起正式生效,增加了两个符号“CG”和“CVM”,适用于即将服役的新型舰艇。
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体系中,舰艇分为依据国际法享有军舰地位的“自卫舰”,以及被划为支援舰艇的其他舰只。在“自卫舰”类别下,又分为护航舰艇和辅助舰艇。护航舰艇按功能细分为水面和水下作战舰艇(驱逐舰、潜艇)、水雷作战舰艇(扫雷舰、扫雷艇、扫雷补给舰)、巡逻舰艇(导弹艇、近海巡逻舰)和运输舰艇(运输舰、登陆艇、气垫船)。
此次修订主要涉及护卫驱逐舰的分类符号,这些驱逐舰属于水面作战舰艇群。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的主力作战舰艇,配备舰炮、导弹等武器,具备攻击敌方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的能力。此前的分类符号包括:通用驱逐舰 (DD)、导弹驱逐舰 (DDG)、直升机驱逐舰 (DDH),以及近海护卫驱逐舰 (DE) 和多用途护卫舰 (FFM)。
2024年10月起,增加了“CG”和“CVM”两个新符号。为此,《海军新闻》采访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宣传办公室,咨询这些新符号的具体含义。首先,“CG”代表“Cruiser Guided-missile”,即导弹巡洋舰,将用于计划在2027年和2028年服役的“宙斯盾系统装备舰艇”(ASEV)。
另一个新符号“CVM”乍一看似乎与美国海军的命名法相似,可以读作“多用途航空母舰”。然而,日本海上自卫队公共事务办公室表示,首字母缩写的完整含义是“Cruiser Voler Multipurpose”,在日语中称为“航空機搭載多機能護衛艦”,直译为“多用途航空巡洋舰”。根据官方解释,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出云”级,已经被重新划分到“CVM”类别。
“出云”级首舰“出云”号于2015年服役,二号舰“加贺”号则于2017年服役,最初均作为直升机驱逐舰(DDH)运作。然而,自2020财年起实施的改装工程,使“出云”号和“加贺”号具备了搭载和起降F-35B战斗机的能力。随着作战定位的转变,“出云”级最终赋予了新的“CVM”符号。
关于CVM中“Cruiser”(巡洋舰)的命名,日本海上自卫队官员解释称,这是为了取代“Destroyer(驱逐舰)”,以体现此类舰艇的尺寸远大于传统驱逐舰。而中间的“Voler”则取自法语动词,意为“飞行”,强调此类舰艇具备操作包括固定翼战斗机在内的航空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