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意大利热那亚港再次成为欧洲劳工运动的焦点。超过一千名码头工人走上街头,抗议日益恶化的工作条件。这座曾经的地中海霸主城市,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劳工觉醒。"我们不想当'骡子',但也不会放弃抗争"——工人们的口号回荡在热那亚港区,诉说着他们的困境与决心。
四小时,装卸时间给压下来了,码头这帮人的压力一下就顶到脸上,船是越造越大,货一趟趟堆得更满,人反倒给削减了,三个人的班组缩成俩人,四人班次都快成了稀罕事,干活跟骡子没两样,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活一多,命都好像不那么值钱,洛伦佐,三十六岁,螺旋桨给压了,二点五吨,人没了,修船厂那天,大伙儿都愣在那儿,乔瓦尼,五十二岁,两台搬运车给夹住了,也没了,码头这些事,谁心里没数呢。
安全培训,嘴上说是培训,疲劳感压得人喘不过气,压力一上来,工人都明白,失误就容易出,交通那么忙,夜里灯一亮,作业一刻都不能停,工人自己也说,失误是人为的没错,可谁都会犯,那个节奏,你想慢也慢不下来,催你快点没人明着讲,都是那种船九点半要走了,咖啡你赶紧喝完,休息就别多想了,大家心里都清楚啥意思,照着做,没别的选择。
老工人和新工人,待遇简直隔了条大河,毛里齐奥,老资格了,九五年进来的,一个培训合同,两年就转成了无期限的,跟老员工一个待遇,权利薪水都一样,年轻的那个詹卢卡,二零一七年进的港,干了七年兼职,合同半年一签,夜班是硬性规定,工资也低了一大截,一直到二零二四年,整个港口的人罢工俩月,他才算转了正,正式合同才拿到手。
临时工,那合同比兼职的还差,季节性雇佣,有活就叫你,权益什么的根本谈不上,最脆弱的就是他们这批人,工会运动也变了样,工人们开始不信那些联合工会,都跑去投靠USB,二零一一年,港口自治集体就成立了,会员证从CGIL换成了USB,传统工会根本不管事,基层的工人有自己的话要说。
工人抗争,早就不光是为了钱,还牵扯到道德和政治,二零一九年,就拒装运去也门的武器,巴勒斯坦那事一出,工会又都团结起来了,Calp、USB还有其他工会的会员,大伙都站了出来。
巴勒斯坦发生的事,工人们亲自下场抗争,二零二五年八月七号,一艘沙特的船要装武器,四十个码头工人直接冲上去,硬是查了货,把那批武器给拦下来了,有人统计过,一年有一万三四千个集装箱从热那亚运到以色列,里面军用物资可不少。
国际上的工人之间也有联系,搞起了跨国反战的物流链,希腊、法国、摩洛哥,瑞典码头工会的副主席都被解雇了,就是因为他封锁了以色列的军火货运,八月底那个晚上,四万人举着火把,给去加沙的船队送行,USB的代表就在现场喊,船队要是失联二十分钟,整个欧洲都给你封了。
热那亚港,全球化和私有化两头夹击,劳工权益和产业升级的矛盾就摆在明面上,码头本来就是高风险行业,安全管理要求特别高,资本一味地推着节奏加速,风险就跟着膨胀,意大利的罢工潮二零二四年就破了纪录,全年六百多次罢工,二零二五年刚开年,一个月就安排了四十五次罢工,交通部长萨尔维尼态度强硬,政府和工会就这么僵着。
热那亚这些年一直都传承着斗争的精神,为了尊严,为了权利,从一一零零年的海上共和国,到一九七八年工人运动的圣地,再到现在的劳工抗争,工人运动的根基很深,七八年的时候港口是总工会的堡垒,码头工人特别团结,工资保障和自治权都是斗争出来的,港口的私有化都给他们挡住了,里卡多,七十五岁,一个和平主义者,还记得那会儿的港口,工会就是个坚固的堡垒,工人的声音很大,五十年过去,私营企业进来了,堡垒也就破了。
这事怎么解决,得好几条路一起走,自动化要提升,安全监管也得跟上,合同体系要健全,基层工人的民主参与也得推起来,专家也说,这个困局不能光靠压榨,也不能光是让步,企业、工会、政府得坐下来透明地谈,协商才有出路,欧盟统计局那边的数据,二零一九到二零二三,海事事故死了八个人,工人们面对着自动化威胁,工作条件在恶化,安全标准在下滑,压力是多重的。
热那亚的码头工人,反抗恶化的工作条件,也坚持着和平和正义,那种骡子一样的干劲,那种工人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全都在他们的行动里头,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团结起来,就能靠行动影响这个世界,工人说,骡子是不想干了,但抗争不会停下来,这场斗争,热那亚只是一个点,所有追求尊严劳动的工人,都在这里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