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吴路近剑川路路口新建公交站座椅“前高后低”形成洼地,雨水混合尘土变成泥浆水,候车市民无奈只能全程站立。
无一人坐座位。
近日,市民胡老伯向新民晚报“帮侬忙”栏目反映,位于龙吴路近剑川路路口的一座公交车站投入使用仅半年多,就因设计缺陷导致候车座椅无法使用,晴天积灰,雨天蓄泥,让候车市民苦不堪言。
这座位于龙吴路5500号附近的公交车站看上去崭新整洁,候车亭造型现代,设施齐全。然而仔细察看后发现,候车亭内的座椅确实存在明显问题。
胡老伯告诉记者,这座候车亭的座椅是“前高后低”的,雨水落入座位后,很快就与尘土混合,变成一滩滩泥浆水,让人根本无法落座。由于座椅没有排水孔,且座位另一侧与垂直的广告指示牌直接“无缝相连”。导致积水无法排出。前几天刚下过雨,座椅上确实残留着泥水干涸后的污渍。
这座公交车站还是一座“大站”,178路、729路、956路、958路、上奉线、闵行15路、闵行32路和闵行38路等多条公交线路在此停靠。胡老伯回忆,早晚高峰,候车的市民逐渐增多,但是,等车的市民无一例外地选择站着等候,没有一个人使用座椅。“不是不想坐,是真的坐不下去。晴天座位上积满灰尘,雨天又都是泥水,这椅子就成了摆设。”
针对这一问题,胡老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其实解决办法并不难,只需要再用钻头在座椅上钻一些小孔,让泥浆水能够排出就可以了。”座椅表面为平整的不锈钢材质,如果能够增加排水孔,确实可以解决积水问题。“这个建议是否合理可取,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参考。”胡老伯希望,一座投入巨资新建的公交车站,却因为设计上的一个小疏忽,让便民设施变成了摆设,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候车座椅虽是小细节,却关乎市民日常出行的舒适度和幸福感。如何让公共设施更加人性化、更加实用,值得设计和建设部门深思。
市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及时对座椅进行改造。“公交车站是城市的窗口,也是为民服务的设施。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整改这个设计缺陷,让我们等车时,能够有个妥善休息的地方。”
原标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座“履新”半年多的公交车站被市民吐槽“设计缺陷”》
栏目编辑:陈浩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徐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